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90 后新型社交潜规则:点赞是我最大的主动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0

回帖

66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3
发表于 2018-12-19 00: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jpg

  来源 | 槽值(ID:caozhi163)

  微信名单里的好友越来越多,能说真心话的人却越来越少。

  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时刻,看着朋友列表高达三位甚至四位数,却望着头像道不出一句寒暄。

  前不久,“加了新好友,聊过几句再无下落”的话题上了热搜。

  1.5 亿人浏览,1.2 万人讨论,网友纷纷表示,这说的不就是我嘛。


  话题获得了1.5亿阅读,1.2万讨论 / 微博

  有人甚至调侃,“自己有把寒暄聊成遗言的天赋。”


  网友调侃自己交友无力 / 微博@纳兰无羁

  加了对方好友,却默契地谁也不先说出你好。

  即使有交流,也在交换了表情包,哈哈哈哈哈哈后再无下文。


  说句“你好”,也需要很大勇气 / 微博

  不止不想交新朋友,老朋友间的话也越来越少。


  网友表示自己已不愿和老友聊天 / 微博

  列表上的人们没有互相拉黑,却都在默默解除好友关系。

  01  

  90 后正在把朋友

  变成网友

  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躺着几个社交软件。

  当代人交友变成:网络一线牵,相聚在空间,真情连四海,珍惜这段缘。

  90 后,交朋友要靠网络。

  通讯录里的名单划了几屏都划不完,群聊加了一大堆,陌生人互相打招呼的第一步也变成,加个微信吧。

  热闹的背后,却是想找人聊聊心事,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点开朋友圈,刷刷别人的丰富生活,关系好点的才默默点个赞。


  好友之间的沟通,全靠点赞维系 / 微博  

  这也让“点赞之交”成为了网络热词:

  平时不怎么联系,交友主要通过点赞来维持。


  主持人解释“点赞之交” /《非正式会谈》

  更多的关系,连“点赞之交”都算不上。

  有时对方昵称和头像的一次变换,就可能忘了这人是谁。

  90 后谈恋爱,也依赖网络。

  从各种交友软件里认识了暧昧对象,开启早安晚安打卡的恋爱日程。

  互相打字敲下亲密称呼,却可能连对方的真实样貌都不清楚。

  谈得好或许还能把恋情延续到现实生活,终成眷属。



  网恋不乏成功案例 / 微博

  谈得不如意,有时连分手都没有通知,直接被对方拉黑。

  多伦多大学社会工作研究者 Steve Shi 曾分享对网恋的见解:

  网恋的维持难度系数大,且三分真实七分虚幻。

  可很多人,要的就是这种虚幻的感觉,想对方的时候,说出各种情话,送出各种关心。

  但没心情的时候,对方最好不要来打扰。

  需要你时,你要自动出现,不需要你时,你最好自己走远。

  不止交友与恋爱,90 后同事之间,也在默默向网友发展。

  工作上,能线上交流绝不线下见面。

  有问题需要沟通,哪怕同事就坐在对面,开口说句话就能解决,也要用电脑打字。

  线上是亲密的兄弟姐妹,线下却最怕同事突如其来的关心。

  豆瓣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公司就是社恐人士的梦想。

  公司同事的交往“少言寡语”,“视而不见”,“保持距离”……


  网友表示自己和同事达成了“沉默的默契” / 豆瓣网友

  甚至为了不和同事坐一趟电梯,再长的楼梯也要爬。


  为了避开同事,甘愿走楼梯 / 豆瓣鹅组

  网友在下面的回复,更是显示出为了不和同事交流做出的努力。

  团建能躲就躲,病假事假全都用上;


  团建找各种理由推脱  / 豆瓣鹅组

  吃饭时自己悄悄离开,世界与我隔离;


  不想和同事吃饭,找出各种借口 / 豆瓣鹅组

  职场上必需的线下沟通,是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痛。

  90 后面临的社交无力,不是拒绝交朋友,而是表面上努力维持人际关系,见到谁都笑容灿烂,热情友好。

  私下里,却尴尬甚至恐惧交朋友,连电话铃声响起,都要做好心理建设才慢慢接起。

  02  

  90 后交朋友

  一个字“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用来感叹无人对饮之孤独的诗句。

  这种情景在如今,似乎已经变成了许多人的生活常态。

  2017 年《中国空巢青年图鉴》发布,我国“空巢青年”有 5000 万之多,其中 90 后占 61%。

  3000 多万个 90 后,都经历过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

  小时候连去洗手间都要找一个伴,如今却更喜欢一个人独处。

  有网友总结自己交朋友的状态,就是一个字“懒”。

  懒得交新朋友,懒得维护老朋友,更懒得因为照顾别人委屈了自己。


  网友感言交朋友变得越来越懒 / 微博

  因为懒,线下交流能躲就躲;

  因为懒,网上聊天在表情包中匆忙结束;

  因为懒,朋友圈的状态也越发越少。

  仿佛整个人都从这个世界上蒸发了。


  网友感叹好朋友在蒸发 / 微博

  而社交无力,懒也只是一方面。

  现代人越来越不“在乎”人际关系,更是因为,不求朋友成群,只愿知己一二。

  演员张子枫在一期杂志采访中,被问到“你有闺蜜吗”。

  她的回答是,“没有。没有遇到合适的。”

  不仅如此,张子枫直接关闭了朋友圈,微信互动频率低的,也彻底删除了微信。


  张子枫在采访中说自己没闺蜜/ Vogueme 8 月刊

  舍去了刻意逢迎的普通朋友,寻觅着志同道合的知己,很多人因此说自己朋友少。

  然而,“没朋友”的背后,或许只是这部分人,对朋友的理解不同。

  张韶涵在《奇葩大会》上就表示自己朋友不多,是因为她对朋友的定义不一样。

  “虽然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我不需要给自己修路的朋友,因为我自己有翅膀。”


  张韶涵在节目中坦言,自己不需要给她修路的朋友 / 《吐槽大会》

  她在微博中也说,无论顺境逆境,只要拿出勇气,笑对生活,一切皆浮云,珍惜那些不是修路的朋友。


  张韶涵表示自己很珍惜“不是修路的朋友” / 微博@张韶涵

  叔本华在《附录与补遗》中说,“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

  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来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

  因为孤独彼此靠近,可一旦发现“志不同”,又能果断选择疏远。

  在一次次试探中,找到可以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这或许就是很多人对待朋友的态度。

  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合适的距离,合适的礼貌。

  如果没有,那一个人也挺好。

  年纪一点点增长,对交朋友的渴望却一点点下降。

  芬兰艾尔托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份分析了 300 万份调查对象的报告中发现:

  人们在 25 岁时达到社交最高峰,25 岁之后,活跃度就会逐渐下降。

  但 25 岁之后,大浪淘沙,留到最后的才是挚友。

  时间,也在帮人筛选朋友。

  03  

  90 后的交往

  正在经历“断舍离”

  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写到:“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是很可悲可叹的。”

  当代人的交往,更多地遵循了这个道理。

  比起花时间聚会交朋友,很多人更愿意把时间节省下来,看场演唱会,报个兴趣班……

  哪怕是自己一个人窝在家里追追剧,发发呆。

  罗振宇在演讲中,提到一个概念:

  懂得经营时间,是提升自我价值的前提条件。

  不再被人际关系绑架,或许正是懂得经营时间的人,做出的聪明选择。

  小说《去 19 号房间》里的妻子,发现自己出现了厌烦家庭生活的时刻。

  于是,便在房子里辟出了一个独处的房间,也跟家里人约定好这个空间只属于自己。

  但没多久,家人完全忘了这个约定,开始在这个房间里进进出出。

  后来这位妻子在宾馆里租了个房间作为个人私密空间,即使被误会外遇也不肯说出真相。

  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 19 号房间。

  再亲密的人也希望他能在门前止步,保持界限感。

  可往往很多人对界限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一不小心就越了界。

  “都已经是男女朋友,住在一起有什么不行?”

  “我是你爸妈,有什么不能管你?”

  “当你是朋友才跟你说这些,别的人我才不多管闲事。”

  打着“为你好”的幌子,肆无忌惮地侵犯你的私人空间和精神领域。

  逼得人进退两难,备受煎熬。

  多沟通的确能促进感情,但有时,少废话,才会真正让人舒服。

  父母,伴侣,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认可的三观,每个人都试图互相说服。

  但总有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关系就会陷入僵局。

  减少交友并不是冷漠,相反,正因为看重情意,才会给对方留余地。

  这是尊重,也是让步。

  变化的东西太多,想要拥有全部不现实,想要追赶一切也太难。

  不如删繁就简,先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

  易烊千玺在采访中,被问到“最好的朋友是谁”。

  他回答“我自己”。


  易烊千玺回答最好的朋友是自己 /《GQ 50问乱访易烊千玺》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提出邓巴数(Dunbar's number)的概念:

  新皮质处理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维持亲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是 150 人。

  而实际的亲密朋友还会更少,甚至接近个位数。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或许把时间留给自己和更值得的人,也是很好的选择。

  社交的减少并不是一件坏事,它恰恰是人际关系上的一次断舍离。

  断绝不需要的朋友,舍去多余的虚礼客套。

  脱离对他人的过分依赖,更重视对自身的关注和成长。

  减少社交,减的不是质量,只是数量。

  如果你也欣赏拒绝无效社交的年轻人,就给文章点个赞吧。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寻找天选之子

  扫码关注

  ID:wwwqifu

  回复“ 增长 ”即可参与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