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年,拼多多和小米相继上市。尽管这两家企业近来的股价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坐稳国内科技互联网企业前十的位置,倒也没什么问题。
拼多多和小米上市,把黄峥和林斌这两位前谷歌员工带到了舞台中央。与此同时,两位仁兄的前领导李开复先生,在康复之后的近两年越发活跃,不久前更是带着自己的新书,在海内外掀起了一场 AI 教育风潮。
加上「AI 女神」李飞飞一次次登上头条,以及谷歌回中国的传闻影响,TMT 领域在一段时间内,开启了「谷歌帮」的风潮。曾经的谷歌前员工们在撤离之后各奔前程,时隔多年来看,也都闯出了自己的名堂。
说起「谷歌帮」,其中最为悲情的一个,当属创办了兰亭集势的郭去疾。今年六月,他正式从兰亭集势辞职,要去「追求其他事业」,而他创办的兰亭集势,也在近日由于连续 30 个交易日股价低于 1 美元,未能满足挂牌的最低标准,面临着被摘牌的尴尬。
目前,兰亭集势处于期限为 6 个月的「治愈期」,如果不能在这个阶段内提回股价,那么兰亭集势的股票将会被暂停交易,纽交所将发起退市程序。
回顾上市这五年,兰亭集势始终处于流血状态,连年亏损、股价持续暴跌,号称「外贸第一股」却在上之后迎来了一泻千里的悲壮命运。
「1」
从微软亚马逊到谷歌,天才少年创业前
从郭去疾读书及工作履历来看,他是个典型的天才以及别人家的孩子:
读高中的时候,郭去疾来来回回参加了三十多项横跨各个学科的大赛,全部获得了奖项;
作为理科生曾被老师夸「古典文学造诣深作文写得好」;
高中毕业被学校保送,比被迫北漂的撒贝宁还强那么一些,北大物理系和中科大由他挑选;
在中科大大学就读期间,加入华为中科大实验室实习,一毕业就拿到华为的 Offer,同时,收到了包括斯坦福、哥伦比亚在内的多家院校通知书。
不过,这些学校倒都没给郭去疾全额奖学金,所以就发生了李开复博客中写的那段「我的年轻朋友郭去疾」的鸡汤故事,大概是说郭去疾挨个给教授写邮件,终于收到伊利诺大学一位愿意资助他的教授回信的故事。
也正是在伊利诺大学就读期间,郭去疾结识了前去演讲的李开复,并被后者推荐他去微软研究院实习。一年后,毕业后的郭去疾正式加盟微软,成为这个全球顶级科技企业的一名程序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努力的意义不在于一定会成功,但是运气往往躲在努力的背后。郭去疾用努力和实力换来的好运气,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在李开复的建议下,郭去疾跑到斯坦福读了 MBA,顺便亚马逊工作了一段时间,恰巧赶上了亚马逊收购卓越网,便并跟随团队回国参与了收购。
2005 年,李开复从微软跳槽至谷歌,郭去疾便正式转会谷歌,之后成为了深陷舆论危机的李开复的左膀右臂。之后的几年,他跟随李开复重回故乡,成为谷歌中国四人创始团队中,备受李开复信任的一个。
只可惜,谷歌中国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顺利。2010 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开启了「谷歌帮」们各自奔天涯的历程。而此时郭去疾已经抛开李开复、独立创业两年了。他的起点便是,加盟兰亭集势,担任董事长兼 CEO。
这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还顺便手收下了黄峥不大成功的电商项目欧酷网,成为两个人商业上的一大交集。
兰亭集势成立最初的几年,的确创造了不少风光,美国敲钟这件事儿,郭去疾可比黄峥早了很多年。只不过,等待郭去疾和兰亭集势的,是短暂的风光和长久的苦难。时至今日的很多年里,兰亭集势便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
缔造外贸第一股,上市之后非坦途
兰亭集势成立之初,便立志成为区别与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新物种。
「我们代表了一类根植于供应链的新型的电子商务公司,相比较而言,亚马逊、当当们跟供应链的关系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渠道型关系,而兰亭集势则是对传统供应链的重新整合和改写。」意气风发的郭去疾如是说。
跨过电子商务这事儿比较复杂,一共会涉及六个环节,阿里的业务主要在这个业务线中涉及其中两个,最多再影响两个,如图所示:
但问题在于,当时国内商品以价格为主要优势,因此在生产和国内出口阶段,利润相对较少。只有当低成本的廉价产品被送往经济发达的地区,通过收入差异而提升的利润值,才是赚钱的关键。即,图示中 D 到 F 三个阶段。
出于这个原因,兰亭集势在打通了各个环节的渠道之后,试图简化外贸流程,构建一个一站式的消费路径,即兰亭集势将 A 到 E 各个阶段全部整合,直接将商品送到海外用户手中:
在销售阶段,兰亭集势的营销策略也十分「本土化」,通过 Google、Twitter、Facebook 等平台进行广告投放,直接将商品信息放到消费者眼前。在其电商网站上,婚纱和电子产品是主要类别,占据了整体业务的三分之一。
2011 年,成立数年的兰亭集势迅速崛起,业绩增长超 300 倍,全球营业额超 10 亿元。
但是,风光背后也有郭去疾不能明说的痛苦。互联网平台的起家,伴随的一定是大把大把的烧钱,业务覆盖的面越宽广,烧钱的速度就越快。兰亭集势的业务面覆盖了从生产到运输到跨国销售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累计起来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尤其是供应链的迭代与创新,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都将会嫁接到平台头上,这造成的业务矛盾是,想要扩充 SKU,就必须扩大生产线,也就会造成更高的成本;但不扩充 SKU,平台影响力不够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收入也就必然受到限制。
兰亭集势始终没能突破这个矛盾一样的怪圈。长期以来,婚纱这一非刚需产品一直作为其主要销售类目,使其最终也没能形成足够的壁垒和用户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郭去疾在谈及企业发展时,只谈销售额的快速增长,却避而不谈销售利润。
据说,兰亭集势烧钱的架势,足够让国内众多 B2C 企业望尘莫及。
当然,仅凭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兰亭集势也足够被资本所看好。2013 年,在经历了四轮共计 5127 万美元的融资后,兰亭集势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以发行价计算,其估值达到 4.65 亿美元,并在开盘后不断暴涨,两个月后股价从 9.50 美元飙至 23.38 美元。
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还因此狠赚了一笔,其投资回报率超过 400 倍。
上市之后的首个财报,兰亭集势同样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营收 7250 万美元,利润 40 万美元,首次宣告盈利。
前文中兰亭集势的股价走势图,已经暴露了接下来的故事走向。显然,在辉煌了没多久之后,兰亭集势开始连续多年亏损,股价不断下跌。上市之后,兰亭集势的遭遇远称不上是坦途。
「3」
连续亏损股价下跌,唱不完的衰
兰亭集势遭遇的第一个挑战来自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的集体诉讼,起诉其以误导的宣传方式提升产品价格,这一负面新闻直接导致了如日中天的外贸第一股出现了股价大幅下跌,而亏损和股价大跌也成为了兰亭集势之后几年逃不过的劫难。
如果拉出兰亭集势 2013 年上市至今的各个财报,只能看到两个字,悲惨。从 2013 年至今,兰亭集势便从没停下亏损的脚步:
2013 年,亏损 470 万美元;
2014 年,亏损 2400 万美元;
2015 年,亏损 3940 万美元,
2016 年,亏损 870 万美元,
2017 年,亏损 950 万美元,
2018 年,仅看 Q2 财报,亏损额便已经达到 950 万美元。
兰亭集势一路亏损,也一路被唱衰。2015 年,兰亭集势因克扣员工薪资、大量员工离职等负面新闻上了头条。按当时的状况,兰亭集势的生存可谓内忧外患。
前文所说的高成本是兰亭集势模式上的必然造成的内忧,二海外巨头亚马逊以及国内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业务,则对兰亭集势形成了巨大的外部威胁。
巨头的优势,一在于资源庞大产品丰富,二在于品牌和平台知名度,三在于对全球物流的把控,四在于规模化后的成本摊薄。
巨头之下,兰亭集势的生存极为困难。这两三年,它能够坚持下来,纯粹是因为传统鞋业品牌奥康以及卓尔集团的先后入股。只不过杯水车薪,兰亭集势的颓势再也没能消失。
今年 6 月,郭去疾宣布辞去董事长与 CEO 之职,仅以董事的身份与这家公司保有最后的联系。郭去疾辞职才数月,兰亭集势便面临着被摘牌的风险。6 个月的时间,又是否足够拯救这家,已经深陷危机近 6 年的企业?
风雨飘摇,2018 年的冬天,兰亭集势怕是会更觉得寒冷吧。
苏享茂之死 五五开外挂
吴咏宁之死 红黄蓝悲剧
阿里换帅内幕 阿里美团决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