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蜂窝,这个在创投领域称得上明星的在线旅游OTA企业,最近几个月开始密集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普通消费者首先是从俄罗斯世界杯期间的密集神广告,注意到“嗡嗡嗡”;随后是在社交媒体上火热的“8万元打车从海参崴到希腊”事件,能看出这家企业的责任、当担;而在最近几天则是因为自媒体的爆料文章,站在了风口浪尖。
10月21日,自媒体“小声比比”称马蜂窝存在数据异常,2100万条真实评论中有1800万条抄袭自携程、大众点评等竞品。这篇文章旋即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相当的注意力和讨论。本着“拱火不嫌事大”的社交网络事件特性,这篇严谨性并不立得住的文章带起了一股风,甚至开始出现质疑马蜂窝估值的商业论断, 马蜂窝方面的反应倒是显得很平静。
质疑文章发布不久,马蜂窝官方就发布了一则声明,很清晰地澄清了事实:“针对该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
除了发布声明讲述真相、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身权益,马蜂窝也加强了平台上的内容审查,打击营销账号内容是马蜂窝一直以来的做法,这也是马蜂窝作为内容起家的旅游平台的基本线。在马蜂窝的公告中可以看到,目前平均每周就要处理26000条违规广告信息,查封15000个违规账号。
说句实在话,其实在刚看到那篇自媒体文章的时候,我们互联网人脑袋里冒出的不是“爆料的猎奇”,更多的是疑惑:舆论讨论最多的所谓“爬虫”抓取其他平台内容,难道不是一个很常见的互联网初创企业运营手段么?相信国内大量的运营人员一定有切身体会。
退一步讲,“爬虫”这个伴随着互联网发展史的技术、运营手段,早就是大多互联网公司默认的运营手段了,如果只是拿马蜂窝一家来讲,让其他公司怎么想?从广义上讲,“爬虫”的集大成者应当是谷歌、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企业,它们没有生产自己的内容,而是将全网的内容抓取,为用户提供价值。
所以说,普通人也许不懂实情,但是互联网人应当在这种时候说出实情,而不是假装不知情看热闹。可以说,“爬虫”一方面可以为用户带来价值;另外它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其中一个运营手段。而作为用户,也不用见风就是雨,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每个人都不会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平台上逗留,这也是很经典的“初创企业如何冷启动”的经典话题。
另一个关于数据的事情则简单很多,首先是“1800万条评论爬虫得来”这一数据存疑。马蜂窝官方声明也指出了这一点。另外,马蜂窝和大众点评这些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不同,后者以短评为主,但是马蜂窝赖以起家的内容则是深度、长度、广度、真实性兼备的游记、攻略与问答。公告里披露,马蜂窝的UGC内容数据中,游记和攻略占比78.91%,嗡嗡(旅行故事)占比7.92%,问答占比10.26%。而被自媒体大肆做文章的点评内容比例仅为2.91%,涉及的营销账号更是微乎其微。从数据的角度来看,以一个很小比例发生的事情,就此批评一家“独角兽”创业公司的主体、乃至商业估值,太偏激、也站不住脚。
尽管事实就在眼前,想要了解实情的人也只用搜索一下,但是舆论还是进入了指责马蜂窝的漩涡。作为普通人来说的确没有义务主动搜索,这应该是马蜂窝该做的事情,它也的确这样做了。但是在信息获取能力上明显足够、且有义务弄清事实的自媒体,如果还在这个事情跟风就不对了。这件事的舆论走向也让我想起了罗永浩刚创立锤子科技时的感慨,在中国做To C生意真是难,不仅是经营环境,更有防不胜防、层出不穷的质疑角度。这些网络杠精总能找到一个小角度发起舆论攻击,进而对一个企业进行全面批评。还是以马蜂窝为例,这件事发生后不久,马蜂窝就对平台上的营销内容进行了整顿,可以说是反应迅速的正面公关,但是到了他们嘴里,又变成“急于删除证据”的逃避行为。
最让我们觉得莫名其妙的是,从这件事开始,社交媒体上开始发酵对于马蜂窝估值产生质疑的声音。但是商业这件事的本质,不是企业自身的吹嘘,也不是外界的口水所能左右的。马蜂窝作为近年来发展飞快的OTA平台,不仅有漂亮的阶段数据,在每一轮融资时也都是豪华、专业创投机构背书:今日资本、启明资本、高瓴资本、淡马锡、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难道这些创投机构的尽职调查还抵不过一篇自媒体的短文章?所以说,我们消费者不要见风就是雨,监督原本是件好事,相信马蜂窝也应该欢迎,但是不要被单一言论带跑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