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1|回复: 0

故宫故事|宫中听戏哪里去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0

回帖

84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5
发表于 2019-1-5 00: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清宫,每逢春节,原本肃穆的氛围逐渐轻松欢快起来,各种娱乐活动也迫不及待地被张罗起来:守岁消夜、明窗开笔、茶宴雅集……最受欢迎的,应该要数看戏了,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宫女太监,广受喜爱。从宫中的戏台分布就能看出来,主要宫殿区几乎都有戏台,除了室外恢弘的大戏台,还有室内精致的小戏台;算上因各种原因现已不存的,清宫里曾有过大大小小十多个戏台。
  那么为什么要建这么多不同的戏台?这些戏台上曾发生过什么故事,上演过什么节目?什么样的人可以去什么戏台听戏?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前不久有个小新闻,故宫博物院畅音阁大戏楼完成改陈,将会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戏曲表演功能。据介绍,这里已经一百年没有演过戏了,这当然指的是正式的演出。在上个世纪,畅音阁配合影视剧拍摄,曾数度使用,尤以1987年《两宫皇太后》一片的摄制最为贴近历史。该片特请了故宫著名学者朱家溍先生作为顾问。片中台上正演安天会,吹曲牌子,然后两宫皇太后驾到,台上瞬间把戏停下,这叫“站住戏”;吹曲牌子,这叫“迎请”。这才是清代历史面貌的真正复原,这是老电影的好处。
  
1.jpg

  畅音阁
  至于上一次请外国元首在清宫戏楼看戏,我仔细地想了又想,大约就得到乾隆朝了。有一段著名公案,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安南国王阮光平亲自觐见乾隆皇帝,乾隆帝先后在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戏楼、圆明园的清音阁大戏楼请他看了戏,安南国王和“蒙古四十八部王、回回”坐在一起(当然这次前来觐见的到底是不是阮光平本人,史学界存在争议,在此就不讨论了)。八月十三日,安南国王、各部蒙古王、回回以及朝鲜、安南、缅甸、南掌使臣、台湾生番,受邀进入紫禁城宁寿宫(今天的珍宝馆)中的畅音阁大戏楼观剧。这应当是历史上唯一一次有外国元首亲自至京访问并受邀在宫中大戏楼看戏的情形了。
  

  畅音阁画样
  由于那一年主要目的是为庆贺乾隆帝的八旬万寿,观看的戏目均是“迓庆祝寿之辞”。众所周知,畅音阁大戏楼上下三层,上有天井贯穿,地下还有地井,机关巧妙,使用起来变化无穷。在万寿期间历来要演出只有宫廷中才能看到的节庆大戏,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南国王在畅音阁一定见识到了三层大戏楼真正的神奇之处。而平时上演的小打小闹的戏,几乎是用不到三层戏台的。
  

  畅音阁模型
  可看到其内部天井、地井及升降装置等复杂结构
  

  畅音阁内天井
  宫中像这样的三层大戏台,曾经在寿安宫还有一座,规制结构同畅音阁一样,但是在嘉庆年间就被拆除了。
  外国使节除参加皇帝的万寿庆典外,在新年进宫庆贺时也会得到赏看戏的殊荣。这时的戏,一般在是在漱芳斋院内的升平叶庆戏台演出。但并不是所有使臣都有资格到此看戏,按旧例只有“回子”、“番子”可以在新年到漱芳斋看戏。但是由于政策的变化,朝鲜、荷兰、暹罗、琉球等国的使臣,也分别于不同的年代在漱芳斋看过戏。但是要非问问他们看得懂看不懂,恐怕是难了点……
  

  老照片中的漱芳斋升平叶庆戏台
  漱芳斋的这座戏台是一座中型戏台,可供较多种戏曲曲艺演出,使用频率很高。民国间杨小楼、梅兰芳等曾在此参加小朝廷的庆贺演出。故宫博物院曾经有一个业余的戏曲爱好者组织,叫做“国剧同乐会”,职工中有不少人参加,如杨宗荣先生、纪中锐先生等等。有一位身份比较特殊的是文献馆的陈子田,他是前清在宫中当差演戏的太监,故宫博物院成立后被聘至文献馆工作,他也参加同乐会的活动。抗战前同乐会在漱芳斋进行过一次演出,还外约了尚小云的《游园惊梦》。五十年代时故宫博物院工会在漱芳斋举行过一次京剧晚会,朱家溍先生、纪中锐先生、徐邦达先生等都参加了这次演出。可惜这个同乐会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停止活动了。
  

  漱芳斋升平叶庆戏台
  漱芳斋戏台外观看是单层,但上下也均有机关。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漱芳斋南的扮戏房一带改造,漱芳斋戏台也不再作为戏台使用了。1984年,电视剧《末代皇帝》(此为国产电视剧,而非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同名电影)在故宫取景拍摄,在漱芳斋戏台上表演《跳灵官》,特请了程砚秋的老检场存永绵先生洒火彩,十分精彩(火彩是把松香粉迅速洒出点燃,制造出火光的效果,出于消防安全考虑,戏台上早已禁止使用火彩。其实火彩燃烧迅速,手法得当的话对演员贴身施放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清宫戏台上是确实存在过洒火彩、焚纸钱、放鞭炮等形式的,各朝用法不一。嘉庆帝曾下旨说“烟瓶彩火”不过是假的,可以用,但“鞭炮火烛”不可以用。咸丰朝演出《铁旗阵》,台下两边放鞭一千头、大炮竹十个;后台地井上放鞭一百头、炮竹五个。同治年间用“放黄烟”代替放炮。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十月初一日,刘总管传旨,以后跳灵官不放炮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初四日,祥王老爷传旨,不准洒彩火”,这大约是因为慈禧太后实在不喜欢。但至小朝廷时期这些又全部恢复,梅兰芳曾回忆当时进宫演出时“灵官跳得很热闹。最后检场的一把松香火从十六个灵官的头上飞过去,落在台口一个大铜火盆上,火盆里松柏枝和黄钱、元宝(纸制)冒出很高的火焰;同时,火盆里有一挂鞭炮也响起来。”这也就是《末代皇帝》一剧中表现的情景了,这也是老电视剧的好处。当然了不管怎么说、怎么演,保护古建保护文物应当是第一位的;在此前提下重现真正的历史,则也是历史文物工作者的职责。
  

  洒火彩
  《末代皇帝》剧照
  紫禁城中除这两种型号的戏台外还有很多小戏台,可以适应规模更小的戏曲曲艺演出。小戏台分室内室外两种,室内戏台有:漱芳斋风雅存戏台宁寿宫倦勤斋戏台宁寿宫景祺阁戏台长春宫怡情书史戏台储秀宫丽景轩戏台寿康宫后殿戏台,还有已被焚毁的敬胜斋戏台。这种戏台的共同点就是面积狭小,格局简单,一般在室内一侧,后山墙有通往扮戏房的通道,前部隔断隔出上下场门。精致些的如倦勤斋、漱芳斋可以做成亭式,景祺阁中则做成“凹”式。这种戏台上上演的戏目都是场面简单、人物较少的戏,在室内餐宴时看戏就十分方便。
  

  倦勤斋戏台
  

  漱芳斋风雅存戏台
  还有一座小戏台在宁寿宫颐和轩以西,藏于高墙之中,二层亭式,名为“如亭”。清中以来,曲艺兴起,乾隆朝后宫中盛行岔曲、莲花落,应当常在前述这些小戏台中演出。经过实地考察,尤以如亭戏台音效为佳!
  

  如亭
  此外,长春宫院中还有一座敞轩式戏台,应用也十分频繁。长春宫曾有一个由长春宫太监及其他各处太监组成的本宫科班,是慈禧太后自己组建的一个“私人班底”,名为“普天同庆班”,由李连英总管。这个班一直为清廷服务至小朝廷时期。
  

  长春宫戏台
  宫中除固定戏台外,各节庆期间还要视不同情况搭建临时戏台。有时甚至不搭戏台,就地铺台毯演出。如乾清宫赐宴时在乾清宫前的演出。档案记载宫中还曾在“内大桥”演戏,这应该指的就是金水桥了。
  咸丰帝曾为昇平署赋诗:声声箫管奏云璈,优孟衣冠兴致豪。这真是清宫戏台上盛况的真实写照了。
  说了这么多,那么这些戏台到底在哪儿呢?请收好这份“紫禁城戏台地图”!
  

  紫禁城戏台地图
  虽然许多戏台位于非开放区域,暂时不具备开放参观条件,但宫中体量最大、最壮观的畅音阁阅是楼新近完成提升改造,已重新开放,欢迎大家前来参观感受!
  

  编辑/张林  美编/鲁婉卓  审校/  朱传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