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0|回复: 0

走进故宫,走进“佛陀之光”的世界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0

回帖

84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5
发表于 2019-1-5 01: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开幕已一月有余,但可能许多人对如何欣赏这个展览还是难得其法。
  藏传佛教艺术毕竟还是小众,可能像犍陀罗、斯瓦特、笈多这些艺术中心的地名都已经让人一头雾水了。
  所以我们特意采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老师,让他带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应该如何欣赏本次展览吧。
  

  策展人罗文华
  何为“佛陀之光”?
  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印度。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艺术也随之影响到喜马拉雅地区,这使得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等原本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被佛教联系在了一起。
  问:什么东西能够覆盖一切呢?
  罗老师替你回答:光,太阳的光。佛和佛的教法就像光一样,覆盖了整个喜马拉雅地区,哺育了所有的人。
  这就是本次“佛陀之光”展览名字的由来。
  多元文化造就的艺术风格
  喜马拉雅地区的藏传佛教艺术是南亚次大陆、中亚和西亚文化融合的结晶,我们可以在藏传佛教造像的艺术形象上找到这种文化碰撞的证据。
  

  看看这件位于“藏西艺术”展厅c位的释迦牟尼佛青铜造像。这是一件来自4-5世纪犍陀罗地区的作品。从哪里能看出文化碰撞的痕迹呢?请大家注意佛像的发型。犍陀罗艺术深受古希腊风格的影响,因而早期犍陀罗佛像的头发都是古希腊式的自来卷,但这尊佛像的发型已经演化为“螺发”。也就是说,这尊佛像并没有如早期的犍陀罗雕塑一样完整地显示古希腊艺术的特征,而是受到了印度本土艺术的影响,并从一些细节中体现了出来。
  

  4-5世纪释迦牟尼佛
  不懂佛教?——普通游客观展指南
  面对艰涩的佛教知识,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看、不、懂。因此,罗老师也贴心地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在同侍从宝冠释迦牟尼佛旁,大家会看到与之配套的原装紫檀木佛龛,佛龛背后以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刻有题记。汉文云:“乾隆二十年三月初四日,钦命阿嘉胡土克图认看供奉大利益梵铜琍玛同侍从救度焰口释迦牟尼佛。”像这样由宫廷收藏、完整且带有题记的佛龛,实际上是非常罕见的。
  

  10世纪同侍从宝冠释迦牟尼佛
  清代有一个传统,当达赖喇嘛或班禅大师将佛像送进宫时,宫廷会用一个黄纸条记录下佛像的名称等基本信息,这被称作“黄条”。以前办展的时候往往只展出佛像,根本不会关注黄条。而我们这次特地将黄条装裱起来,与佛像一同进行展示,这样大家就可以读到佛像最原初的信息啦~
  

  黄条与佛像一同展出
  还是看不懂?没关系。如果你是抱着长知识的心态来观展的话,动动手指、扫扫二维码就可以获取每一件展品的图片、中文说明和英文说明。虽然文物不能带回家,但是将这些文物知识却可以一直带在身边学习。
  看完这些,你几乎就走完了整个喜马拉雅艺术史一半的路程。不过,若要你谈谈藏中、藏西艺术风格的区别,你也许还是很难说得清楚。罗老师在这里教给我们一种简单的分辨方法(快拿小本记一下),就是区分佛像的材质。“在西北印度,绝大多数佛像的材质是青铜,或者黄铜;在北印度,大部分用的是黄铜;而尼泊尔常用的则是红铜鎏金。”这个划分标准能够让大家简单地区分佛像的产地。
  细节处优化观展体验
  

  柔光下的菩萨像
  通常来说,在一个立体雕塑的展览中,最难处理的就是灯光问题。传统的布光模式下,雕塑的立体感会导致其面部和身体的折角部分出现浓重的阴影,使得很多细节都无法被欣赏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展览特别在展柜内侧加装了经过柔光处理的灯箱,塑像仿佛自带美颜滤镜。柔光拍照,效果更美。
  

  莲花手观音像局部细节
  连接南展厅和北展厅的长廊在设计上也是别具匠心。长廊的主色调为白色和赭红色,白色代表青藏高原的皑皑雪山,赭红色包含的意象则是僧人的僧袍和布达拉宫外的红色装饰带。
  
1.jpg

  从南展厅到北展厅,你将如同穿越漫漫的雪域高原,感受从历史到现实,再进入历史的一个过程。
  

  意犹未尽?——请您移步慈宁宫花园
  此次“佛陀之光”展览展出的故宫博物院藏文物25件,但实际上,故宫博物院目前存有藏传佛教文物四万余件,其中三分之一都保存在慈宁宫花园之中。
  慈宁宫花园是一座以佛堂为主的花园,也是保存藏传佛教文物最多的花园。花园内的五座主体建筑——咸若馆、慈荫楼、宝相楼、吉云楼、临溪亭都曾先后被布置为佛堂。
  

  

  

  慈宁花园
  藏传佛教神像系统庞大而繁复,就连有着一定修行造诣的乾隆皇帝自己都认为佛像数量太多,“面目无法识别”。为此他做了两项工作。其一,他命三世章嘉国师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精选出“诸佛宝号永宜供奉者,排集尊次”,并制成若干套擦擦三百六十佛。咸若馆原藏十二套擦擦三百六十佛,但很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及擦擦佛自身易碎等物理特性,目前仅有一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其二,乾隆皇帝按照藏传佛教修行的六个阶段,在紫禁城内外修建了八座六品佛楼,其中一座得以留存于世的就是慈宁宫花园的宝相楼。
  

  擦擦佛
  这两套神系是乾隆皇帝对藏传佛教神系完整化和系统化的一次成功构建。更令人欣喜的是,它们都在慈宁宫花园中得到了供奉和保存。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在看完“佛陀之光”展览后,顺便移步慈宁宫花园来一睹它们的真容吧。
  

  “微故宫”今天推送的第二条,讲述的便是发生在慈宁宫花园中的一桩与佛经相关的大案子!不去了解一下吗!
  佛陀之光
  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
  展览时间:2018.10.23—2018.12.23
  展览地点:斋宫展厅
  另外,看看故宫近期还有哪些展览吧:
  郑振铎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
  展览时间2018.11.20—2018.12.20
  展览地点:文华殿
  明代御窑瓷器
  景德镇御窑遗址与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嘉靖、隆庆、万历瓷器对比展
  展览时间:2018.11.06—2019.02.22
  展览地点:景仁宫
  爱琴遗珍
  希腊安提凯希拉岛水下考古文物展
  展览时间:2018.09.14—2018.12.16
  展览地点:神武门
  欢迎来故宫看展
  

  
  ▲ 戳这里看展无忧
  
  编辑/周佳  美编/鲁婉卓  审校 /罗文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