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3|回复: 0

山西=太行山以西,吗?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0

回帖

3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69
发表于 2019-1-31 18: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晋定山西:韩赵魏与山西地缘关系图-
如果按照山河方位命名
山西省是这样一个区域
河东(黄河东岸)
阴南(阴山以南)
太西(太行山以西)
中北(中条山以北)
但是,除了河东充当过山西代称
其他都没有叫起来
除了方位准确
区域命名还要考虑语音美学等复杂因素
所以
一个简单的地名
并没有那么简单r

  
作为中国人
你真的知道各省区得名的真相吗?
比如,“山西省”为啥叫“山西”
即使是山西当地人
也存在着认识上的极大误区,
甚至以流传的“定论”为定论,
乃至成为口口相传的“常识”。
恰有一文,
名《山西省的由来》
为考古专家、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撰写
今征得张焯先生同意
特刊于此
以解国人不知“山西”之惑

  山西
  旧称 “山右”
  作为省级行政区的称谓
  《辞海》曰:  
  “因在太行山之右 (西)得名”
  但是
  这仅仅属于一种“想当然”式的结论。
  如若再问
  那么“山东”呢
  疑窦会马上出现
  《辞海》所谓“因在太行山之左(东)得名”
  明显不妥
  因为若以太行山而论
  真正意义上紧邻太行山
  而堪称“山东”者,其实是今天的河北地区
  那么
  山东最终变成了今山东省
  主要是行政区划变迁所致
  而非完全的地理定义
  看似简单的名词背后
  可能隐藏着复杂而难言的信息
  我们特邀学者张焯先生撰文
  以正本清源
 
-山西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1
  山西作为地理概念,起初专指关中,
  后来也被用指太行山以西地区
  山西名称的出现,大约始于战国。
  当时,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秦与六国有关山之隔,关谓函谷关,山曰崤山,遂有关东、关西(关中、关内)、山东、山西之称。《史记》卷40《楚世家》曰:“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从,即“合纵”也。《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载楚汉之争时,“萧何填抚山西。”填,乃“镇”也。而《汉书》卷69《赵充国传》班固“赞曰: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髙上勇力,鞍马骑射……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
  因此,清顾炎武《日知录》卷31《河东山西》曰: “古之所谓山西,即今关中。”
  山西作为太行山以西地区的称谓,始见于北朝,偶见于隋唐。《册府元龟》卷622《忠节》记北魏末,“裴延隽拜太常卿,时汾州山胡恃险寇窃,正平、平阳二郡尤被其害。以隽兼尚书,为山西道行台节度、讨胡将军。”按:汾州、正平、平阳,分别即今山西离石、新绛和临汾。《北齐书》卷22《卢文伟传》云:“族人勇,字季礼……尔朱灭后,乃赴晋阳。髙祖署勇丞相主簿。属山西霜俭,运山东乡租输,皆令载实,违者治罪,令勇典其事。”
  晋阳,亦称并州,即今太原,时为东魏大丞相高欢的霸府所在。《北齐书》卷11《安德王高延宗传》曰:“后主将奔晋阳,延宗言:‘大家但在营莫动,以兵马付臣,臣能破之。’帝不纳。及至并州,又闻周军已入雀鼠谷,乃以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东魏北齐都邺(今河北临漳),疆土跨太行两侧,山西、山东 (指今河北)遂成熟语。隋大业 “十一年,炀帝幸汾阳宫,命高祖往山西河东黜陟讨捕。” (《旧唐书》卷1《高祖纪》)。
  《旧唐书》卷200下《黄巢传》云:陈州刺史“赵犨求援于太原。四年二月,李克用率山西诸军,由蒲、陕济河,会关东诸侯,赴援陈州。”
  需要说明的是,唐代设置河东道,以太原为首府,辖区囊括今天山西省全境,但史书中的“山西”仍多指关中。
  
-雄关遍地的三晋大地:山西关隘分布图-


  2
  辽代,山西成为西京大同及其以北地区的称谓
  契丹建国朔漠,后得幽(今北京)云(今大同)十六州,仿唐五京制度,将全国划分为上京(治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京(治辽阳府)、中京(治大定府,今赤峰宁城)、南京(治析津府,今北京)和西京(治大同府)五个道。
  其西京道,地处西南,相当于今天雁北、张家口和内蒙古中部地区。西跨黄河,与西夏接壤;南界恒山,与北宋对峙。进而,因在大兴安岭、大马群山、太行山一线以西,与东部四京相隔,遂有“山西”之称。
  然而当时“山西”的范围不止西京,亦包括上京道的岭西地区(含今蒙古国)。对此广大区域,辽朝在西京道设立西南路招讨司(治丰州,今呼和浩特东),在上京道设立西北路招讨司 (治今乌兰巴托西),统领诸部族骑兵,捍御边疆;遇事,设“山西兵马都统军司”,总统二路边防。在财赋征管方面,设“山西路都转运使司”于大同。从此,赋予“山西”新的地理概念。
  《辽史》卷9《景宗纪下》载保宁十一年(979)宋太宗灭北汉而引发的战争:三月“己丑,汉复告宋兵入境,诏左千牛卫大将军韩侼、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以本路兵南援……九月己卯,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惕隐休哥、南院大王斜轸、权奚王抹只等各率所部兵南伐;仍命大同军节度使善补领山西兵分道以进。”
  据此,知大同军节度使所统“本路兵”即“山西兵”。
  再如卷11《圣宗纪二》载统和四年(986)宋辽西京争夺战:“三月甲戌,于越休哥奏宋遣曹彬、崔彦进、米信由雄州道,田重进飞狐道,潘美、杨继业雁门道来侵……庚辰,寰州刺史赵彦章以城叛,附于宋。辛巳……顺义军节度副使赵希赞以朔州叛,附于宋……丁亥,以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彰国军节度使艾正、观察判官宋雄以应州叛,附于宋……夏四月……辛丑,宋潘美陷云州……五月……诏遣详稳排亚率弘义宫兵及南北皮室、郎君、拽剌四军赴应、朔二州界,与惕稳瑶升、招讨韩德威等同御宋兵在山西之未退者……秋七月……宋守云、应诸州者,闻继业死,皆弃城遁……八月……己未,用室昉、韩徳让言,复山西今年租赋。诏第山西诸将校功过而赏罚之……惕隐瑶升、拽剌欻烈、朔州节度使慎思、应州节度使骨只、云州节度使化哥、军校李元迪、蔚州节度使佛留、都监崔其、刘继琛,皆以闻敌逃遁夺官……冬十月……政事令室昉奏山西四州自宋兵后,人民转徙,盗贼充斥,乞下有司禁止。”
  文中所谓 “山西四州”,俱属西京,其民随宋军南迁,见《宋史》卷5《太宗纪二》: “五月……潘美还代州。徙云、应、寰、朔吏民及吐浑部族,分置河东、京西。”
  
-大同可算“山西”的源头,你知道吗-


  3
  金代及蒙古国时期,山西范畴缩小,
  先则指代西京,后则专指大同

女真金朝灭辽,又灭北宋,疆域南扩至淮河一线,定都燕京(时谓中都)。承袭辽朝故实,五京依旧,但改“道”为“路”。得北宋之地,将河东路分析为二,河东北路治太原府,河东南路治平阳府;改京东东路、西路为山东东路、西路,山东行政区雏形从此确定。


较辽代而言,金代“山西”的范围逐步缩小一是蒙古族崛起,蒙古高原脱离所有;二是西南、西北招讨司所统“山后诸部族”,均回缩至西京境内。因此,山西成为西京路的专称。r r 《金史》卷46《食货志一》记:太祖“天辅六年,既定山西诸州,以上京为内地,则移其民实之……七年,以西诸部族近西北二边,且辽主未获,恐阴相结诱,复命皇弟昂与孛堇稍喝等以兵四千护送,处之岭东,惟西京民安堵如故”。


按:山西契丹旧部东迁后,西京的主体地位加强。此前,北宋与女真共谋攻辽,约定燕云之地归还宋朝。《金史》卷3《太宗纪》曰:天会“二年春正月……甲戌,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宗翰、宗望请勿割山西郡县与宋,上曰:‘是违先帝之命也,其速与之。闰三月,“宗翰复奏曰:‘先皇帝征辽之初,图宋协力夹攻,故许以燕地。宋人既盟之后,请加币以求山西诸镇,先皇帝辞其加币。盟书曰:无容匿逋逃,诱扰边民。今宋数路招纳叛亡……盟未期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且西鄙未宁,割付山西诸郡,则诸军失屯据之所,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姑置勿割。’上悉如所请。”(《金史》卷74《宗翰传》)。金朝既毁盟约,复南下伐宋,《太宗纪》载天会四年(1126)“三月癸未,银术可围太原,宗翰还西京。”


此事,《宗翰传》记作:“留银术可围太原,宗翰乃还山西。”山西成为西京的代名词。r r 金代末年,蒙古成吉思汗大兵南下,金宣宗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号称南京。南宋谢采伯《密斋笔记》曰:“贞祐元年十一月至二年正月,鞑靼残破河东、河北、山东、山西,复一十七府,九十余州,镇县二十余处。”女真千里山河尽归蒙古。


蒙古窝阔台汗时,西京宣德州(治今张家口宣化)地位上升,又名“山西东路”,大同府则为“山西西路。时中书令耶律楚材奏立十路课税所,宣德、西京各设长官。既而,《元史》卷4《世祖纪二》载:中统四年(1263)八月,“升宣德州为宣德府,隶上都。”脱离了西京的管辖。


从此,西京路唯大同一府,独享“山西”之名。


  
 -战争对地理和历史的改变巨大:图为山西雁门十八隘(关)-


  4
  元代设河东山西道,治大同,辖全晋;
  明初行中书省于太原,山西省成为定名
《元史》卷91《百官志七》曰:“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每司宣慰使三员,从二品……凡六道:山东东西道,益都路置;河东山西道,大同路置……”


按:河东山西道,亦称山西河东道;河东山西道宣慰使,亦称山西宣慰使、西京宣慰使、西京道宣慰使、大同宣慰使,是元代河东山西道的最高军政长官。最早任山西宣慰使的李德辉,在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1260~1264)。r r 《元史》卷86《百官志二》曰:“肃政亷访司。国初,立提刑按察司四道:曰山东东西道,曰河东陕西道,曰山北东西道,曰河北河南道。至元六年,以提刑按察司兼劝农事。八年,置河东山西道,陕西四川道……二十八年,改按察司曰肃政亷访司……每道亷访使二员,正三品……内道八,隶御史台。山东东西道,济南路置司;河东山西道,冀宁路置司……”据《世祖纪》,至元八年(1271)“三月乙丑,增置河东山西道按察司;改河东陕西道为陕西四川道”。


就是说,先有河东陕西道,此时将河东与山西合并,改组为河东山西道,总括全晋。其河东山西道按察司,又名太原按察司、太原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四(1287)年闰二月,“省太原提刑按察司,分置西京者入太原。”五月,移“太原按察司治西京。”二十五年二月,改“西京路为大同路。”明年八月,徙“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司治太原,宣慰司治大同。”也就是说,最终变动的结果:大同宣慰使(从二品)掌河东山西道军民之政,太原肃政廉访使(正三品)掌河东山西道监察与农事;有元一朝,河东山西道的首府在大同。r r 《明史》卷41《地理志二》云:“山西,《禹贡》冀州之域。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司使,治大同路,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四月,置山西等处行中书省,治太原路。三年十二月,置太原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卫为山西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由此可见,元代大同的地区行政中心地位,明代以后让位于太原。


同时可以看到:元朝“河东山西道”,明初改称“山西等处”,山西的地理概念、范畴扩大了,终于实现了与太行山以西的地理特征相吻合。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既于太原设立“山西等处行中书省”,太原遂为省城。山西省作为“山西等处行中书省”的简称,从此闻名于世。r r 我们检校明代著作,例如明初李继本《一山文集》、杨维桢《东维子集》、苏伯衡《苏平仲集》,明中期夏良胜 《东洲初稿》、王祎 《王忠文集》、何景明 《大复集》、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尹台 《洞麓堂集》、髙叔嗣 《苏门集》、崔铣《洹词》,明后期阳玛诺《天问略》、汪砢玉《珊瑚纲》等,均书写有“山西省”之称,足证明代“山西省”已经成名


现在有人讲:“清为山西省”(见 《辞海》)、“清代始名山西省”(《山西省情概览》),实在是浅陋。


 
-航拍下的山西皇城相府城堡:整个山西地形也如城堡般封闭-




  5
  《辞海》对山西误解根源是什么?
通过上述考证,我们对山西省的形成历史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可以判定 《辞海》“因在太行山之西得名”的解释,似是而非。其失误在于:忽视了“山西”由地理概念到行政区划的漫长演化过程;不懂装懂,强言附会。r r 然而,非独辞书作者如此,我们的前辈史学大师亦迷惑不解。


例如《金史》卷108《胥鼎传》曰:“自兵兴以来,河北溃散军兵、流亡人户,及山西、河东老幼,俱徙河南。”这条史料记载的是:金宣宗贞祐年间(1213~1217),成吉思汗蒙古大军南征,太行山两侧军民避难迁徙,追随朝廷流亡河南的史实。


而中华书局本 《校勘记》云:“按山西与河东意复……疑‘山西’当作‘陕西’。”其实,山西是大同府为中心的金西京路,河东指太原府、平阳府为中心的河东两路,二者既不矛盾,也不重复。
 
-山西地形格局之妙-
制图:大地理馆


  本文作者 张焯
  1963年10月生于山西大同。1985年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1988年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文物博物专业研究馆员。现任云冈旅游区管委会主任、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著有《云冈石窟编年史》等多部著作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