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0|回复: 0

看!”洋北京“的进化史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0

回帖

3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69
发表于 2019-1-31 18: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蓝色字体  进入大地理馆
 
“洋北京”地图:一份“假装走遍世界”指南
撰文& 制图 | 羽见r

  有一千种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看北京的角度。人们眼中的北京,背负了太多历史包袱:古都-旧城-老北京,这些传统标签,总是不停地被提起、唠叨。
本文讲述北京的角度是
“洋北京”
建构它的线索是
北京人文地理中的国际元素

  这样的视角下的北京,是你未曾见过的城市面孔与地理图景。
  沿着历史长河的轨迹,我馆精心描绘了故宫洋物地图、北京教堂地图、北京苏式建筑地图、北京新地标地图,外加文尾彩蛋——世界公园景观分布图。
  1
  (16-20世纪)
  故宫洋物地图
  “西洋镜”走进皇宫大院
  沿着马可·波罗先生(他是否到过中国存在争议,但其描述内容基本属实)描绘的足迹,欧洲的客商、使团、传教士,络绎不绝地进入这座城市。尤其是,近代国门被列强敲开之后。
  北京从金朝时期成为都城,这不仅意味着其建都历史的开始,也是北京参与国家外交活动的开始。有往来,就会带来各种舶来品,洋人带来的这些器物,也被俗称为“西洋镜”。
  于是,古老的皇宫大院,迎来了一群洋气的面孔。
  这些16-20世纪初舶来的洋器,多数藏在清宫,即今故宫博物院。包括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珐琅器、金属器、织物、绘画、书籍、雕塑、家具、钟表、科技仪器等。以地区而分,分别产自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美国、保加利亚、朝鲜半岛(统计数据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在故宫琳琅满目的文物中,这些洋玩意儿,被归入单独的一类“外国文物”。如果你想知道:皇宫里有有过哪些“西洋镜”?16-20世纪初的欧洲,有哪些流行的“海淘货”进入中国?
  故宫博物院为你整理了清单:各类“外国文物”共1.3万余件(套),分为10个大类。

机械钟表类:1500件,主要来自英国、法国、瑞士、德国


科技仪器:700件左右,主要来自英国、法国。.织绣物品100件左右,主要来自英国、俄罗斯、日本、朝鲜、琉球等地



医学文物:200件左右,是西医早期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见证



生活用具:1300件左右,晚清宫廷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物品,包括玩具、卷烟、咖啡具、灯具、电话、自行车、留声机、唱片、洋蜡、香料、化妆品、香水、粉盒等


典籍文物:具体数量未详


武备类:约370件左右,主要为如刀、剑和火枪等外国武器。冷兵器来自朝鲜、琉球、廓尔喀(今尼泊尔),等周边国家火枪等来自英国、荷兰、德国、法国等西洋国家


宗教文物:100件左右,主要为尼泊尔等南亚地区进贡的佛造像


工艺类:约4500余件,主要是日本漆器和痕都斯坦玉器(中亚地区玉器总称)


其他外国文物:1800件左右,产地包括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美洲的美国,非洲的埃及,亚洲的日本、朝鲜等国


国际礼品,2822件,新中国成立后个人捐献的外国文物,以及中央政府拨交故宫保存的国际礼品
 

  |地平经纬赤道日晷仪,18世纪,英国伦敦制造|
  收藏单位:故宫博物院
  大地理馆,据以上资料绘制了故宫博物院外国文物地区分布地图:
  
  |故宫博物院外来器物主要来源地分布图|
  制图:大地理馆
  
  |故宫博物院外国藏品类别及数量统计|
  制图:大地理馆
  数据来源:故宫博物院
  这万余件“洋器”浓缩了中国与海外诸国5个多世纪的交流与碰撞史。它们,是“洋北京”的最重要代言人。
  2
  (明清)
  北京教堂地图
  在北京看遍古典欧洲
  继马可·波罗之后,另一位意大利人鄂多立克几乎沿着《马可·波罗游记》的路线进入元大都,即今北京。
  在那里,他还遇到了在京城担任主教的老乡:“确实,我们中的一位弟兄(约翰·孟特·科维诺)是宫廷大主教,无论大汗何时出巡,他都给予祝福。”(语出《鄂多立克东游录》)
  基督教进入中土,第一站并非元朝北京,而是在唐朝长安,当时文献称“景教”,但我们看不到地面建筑遗存。蒙古人西征重新沟通欧亚大陆,基督教再度东传,大都成为他们在中国的“新大陆”。科维诺是教皇派遣,奉命来华的主教,元代北京城(大都)当时有他发起建造的教堂两座。
  
  |北京天主教南堂,清末老照片|
  其中一座位于南城墙根,今西城区南新华街附近,有“一座可容二百人的礼拜堂,……并且有一个红十字架高竖屋顶”(语出13世纪文献《出使蒙古记》)科维诺建造的建堂,是北京地区厉害上第一座欧洲建筑,但早已没有实物。
  明代实行海禁,即闭关锁国,但基督教并没有停止进京的步伐。明万历年间,虔诚的官员教徒、中国上海人徐光启的好友利玛窦,经皇帝特许在北京定居。1605年,利玛窦在今宣武门内住所建造礼拜堂,这是后来所谓“南堂”的前身。清初顺治年间德国神父汤若望继承利玛窦的遗志,继续在宣武门一带传教居住。
 

  |北京天主教南堂:宣武门天主堂|
  图源:老明信片

  几乎在同一时期,另外两位神父利类思、安思文在北京王府井建造教堂,即后来所谓“东堂”。顺治之后的康熙年间,法国耶稣会士洪若、刘应,在皇城西安门内建造“救世堂”,即后来所谓“北堂”前身。雍正年间,西直门内又有了意大利人德理格建造的西堂。
  
  |迁址北京天主教北堂:西什库教堂|
 

  |北京天主教西堂:西直门天主堂|
  还是在康熙年间,雅克萨战役中的俄国战俘被安置在东直门内胡家园胡同,这群信仰基督东正教的人,经允许将那里一座关帝庙(道教)改造为教堂,这是北京的第一座东正教堂(北馆),另一座(南馆)后来出现在东交民巷的俄国公使馆附近。
  今天的俄罗斯大使馆,使用的就是东直门内东正教堂旧址。
 

|北京市基督教(新教)教堂分布图|

制图:大地理馆


  早期教堂几乎都是外部中国传统样式,内部欧洲装饰,但经过18世纪的一百年,多数教堂经过扩大规模,日益欧化。进入19世纪,嘉庆、道光两朝对基督教不感冒,拆掉东堂、西堂,唯有南堂勉强存在。
  
|北京天主教西堂:王府井天主教堂|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有了枪炮的保护——多数被毁教堂得以重建、扩建。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冲击东交民巷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等,教堂再毁。1901年,中国战败赔款,多数教堂再次重建,今天我们在北京地图上看到的教堂,多数是当时重建后的面貌
  。
 


  |北京主城区天主教堂分布图|
  制图:大地理馆
  
  |北京主城区基督教(新教)教堂分布图|
  制图:大地理馆
  民国之前的北京城里,这些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等风格的教堂,既是西风东渐的实物象征,又是当时城内最高大的建筑。
  教堂高大的塔顶,超过了大部分中国木构建筑,与藏传佛教的白塔、汉传佛教的楼阁式高塔混搭着,成为那个时代北京城的地标。它们在当时是年轻的舶来品,论资格不及本土的儒家孔庙、也不及早年传入的佛教庙宇,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们的强势——它们背后,是咄咄逼人的西方列强。
  3
  (民国)
  西洋建筑地图
  看一场东西风格的混搭
  20世纪初,耶稣之光,继续在孔夫子的国度渗透——就像汉唐时期佛陀在洛阳、长安的选择一样,基督教始终把都城作为至高的传播平台。
  或许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地化”,这一时期出现的教堂不再原汁原味地照搬欧美建筑,而是寻求“中西合璧”,今北京市佟麟阁路附近的中华圣公会教堂,就是一例。它的屋顶是中国宫殿式。
  许多古老的胡同经过拓宽改造,变成新式街区,如崇文门-王府井商业街、前门外西侧街区。原教堂所在地,则因洋人居住,崛起了图书馆、印刷厂、医院、中学等配套建筑,变成了异国风情的小区。
 


  |北京主城区西洋风格建筑分布图|
  制图:大地理馆
 

  |故宫内的3处外来风格建筑分布图|
  制图:大地理馆
  天主教派,以新北堂所在的西什库教堂为中心;基督教派(新教),以美国亚斯立堂为中心;东正教派,以东直门内俄罗斯“北馆”为中心。

  洋味或洋风建筑元素,陆续应用于车站、府邸、市政机构、公共场所。古城中越来越多的洋元素出现,从景观上象征着北京从农耕古典城堡,逐渐向近代化城市转型。清华学堂、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本科)、原北大红楼、女子师专,是其中的代表。
  这一时期西洋风格建筑的共同特征是:二层砖楼、灰色调、折中主义风格。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在“西风”影响下下中国本土建筑师建造了许多仿西方古典式、西方近代折中式、西方现代式建筑群。有的是“中体西用”——中国传统样式+外国结构技术、装饰手法;有的是“西体中用”——西方传统样式+中国传统布局、装饰手法;有的照搬、模仿国外建筑。

  
  |清华园校门:清华大学的象征,仿巴洛克风格建筑|
  这场新式建筑运动,随着北洋军阀统治结束而减缓,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洋人的经营重心转向南方。
  明末以来的教堂,为北京的第一代洋房,而多数诞生于民国早期的混搭建筑,堪称北京的第二代洋房。
  4
  (计划经济时期)
  “苏式建筑”地图
  把莫斯科搬进了北京城
  这里的苏,不是苏式月饼的苏(江苏),而是苏联的苏。
  新中国伊始,特殊国际形势下,中国冷落欧美、交好苏联。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北京的“洋风”不再主打西洋,而是来自邻邦苏联,表现在人文景观上,最突出的就是各种苏式建筑。那段岁月的鲜明烙印,以庄严肃穆的苏式建筑群的方式,留在了在十里长街上。
  所谓苏式建筑,并非专业建筑术语,它源于俄罗斯对20世纪30—50年代苏联建筑风格的定义,全称“苏联时期规模宏大的古典主义”,即“斯大林式建筑风格”。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布局对称,外表装饰富丽堂皇,以烘托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
 

|北京主城区代表性“苏式建筑”分布图|


  中国的“苏式建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苏联对华援建时期。走在北京,如何识别苏式或仿苏式建筑?
  1、左右呈中轴对称,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有回廊伸展
  2、楼体就像写文章的套路,有三段结构:檐部、墙身、勒脚
  3、楼顶有坡、砖墙厚实、一般为褐色或红褐色等暖色调
长安街附近的许多办公大楼和公共建筑,都可以看到苏式风格。上世纪50年代评选的北京十大建筑,都有这种烙印。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军博)、人民大会堂、北京展览馆、国家博物馆、北京电报大楼。
  
  |国家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
  
  |北京展览馆|
 
|北京电报大厦|
 

|民族饭店|

  
  |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
  
  |军事博物馆|
  
  |政协礼堂|
  
  |北京饭店|
 

  |北京站:苏式为体+局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苏式或仿苏式的建筑群,多为黄褐色,它们与青灰低矮密集的胡同民居、黄瓦红墙的宫殿庙宇,加上近代西洋风格建筑——它们串起了一条时光走廊,既是岁月过往浓缩的时间走廊,又是不同地域风格的空间走廊。
  苏联式建筑是斯大林时期的建筑风格,跟此前的西洋建筑不同——但是,它们又的确来自异域,也算是广义的“洋房”或“洋楼”。这种建筑在全国体量众多,不仅北京众多,且各地也多有仿建,多位于城市中心或重要位置——计划经济时期的许多供销社,也是“苏式风格“。
  苏式建筑群,我们称为北京的第三代洋房。
  5
  (改革开放至今)
  北京新地标群地图
  国际建筑师的设计盛宴
  苏式建筑群,带有计划经济的时代烙印。到了市场经济时期,近代以来劲吹的欧美洋风,在北京留下了哪些足迹?
  当天,今天所谓的欧美风格,早已变成全球化的语言。日新月异的北京新建筑,跟其他国际都市的街区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所谓城市的“千城一面”,就是这些建筑带来的景观。
  20世纪80年代评选的北京十大建筑,还多少有一些民族元素,如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新馆的屋顶、仿古典园林的大观园。
  90年代之后的北京标志性建筑,则彻底进入了国际化时代,不仅建筑样式标新立异,而且主设计团队也常常是“八国联军”。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各国著名建筑师及其团队,屡屡抢滩北京,参与重要项目的建筑设计。
 

|被称为“北京第一印象”的望京SOHO|


  
  |“中国尊”:北京目前的第一高楼|
  (从左到右):最突出的建筑是国贸三期、央视新址、中国尊大厦
  
  |“鸟巢”:北京北部最著名的地标|
  
  |“大裤衩”:曾经争议纷纷,如今归于平静|
  
  |国家大剧院与苏式建筑人民大会堂相邻|
  北京城市景观中的代表性街区:如中关村西区、金融街、CBD、拓宽后的长安街等重要地区、重大项目的建筑设计,大部分方案出自国外机构。北京奥运会的建筑设计,多数也被海外机构包揽。
  商业房地产建筑,也将外国设计团队作为卖点。
  引起最强热议的是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它们在民间的俗称“鸟巢”“水立方”“大裤衩”,知名度大大超过了其正式名称。
  
  |北京新地标地图:“西风压倒东风”|
  在北京地标性的公共建筑、高档公寓、高端写字楼的设计,基本被国外建筑师包揽。安德鲁、赫尔佐格、隈研吾、库洛斯、诺曼福斯特等国际知名建筑师,美国 SOM HOK、德国GMP、法国EDDS、日本矶崎新等国际知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北京跟其他大城市一起,组成的中国建设计市场,被视为“国外设计师的试验场”,有人甚至将其是非“新殖民主义”。
 

  |央视新大楼设计者之一,德国籍建筑师Ole Scheeren|
  
  |Ole Scheeren,中国网友更熟悉他另一个身份:张曼玉前男友|
  是是非非且不去说,这些现代主义风格的新地标,有一天:它们是能否像蜿蜒的长城、威严的紫禁城等中式建筑群,以及舶来的教堂和苏式建筑那样,成为鲜明的时代符号呢?
  如果这些建筑,以后能够成为各位大师的代表作,那我们也足够幸运:不出北京,就等于守着一座露天版“世界当代建筑博物馆”。
  6
  终极神器
  世界公园景观地图
  不出北京,看遍世界
此前我们在《在北京,如何“假装走遍全国”?》(点击蓝色字体阅读)中提到了,北京园林喜欢收集各地景观,如圆明园仿造40多处江南名胜、园博园(又名“中国园林博物馆”)浓缩上百处大江南北园林景观、中华民族园集56个民族风情于一体。


  
|世纪公园:五大洲、55个国家、108处著名风景|

制图:大地理馆


微缩世界景观的鼻祖,是北京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以及紫禁城内,都有仿造西洋景观,但丰台的“世界公园”做了前人敢想,却没干出来的事儿——世界公园,位于丰台区大葆台村(著名的大葆台汉墓就在这里),上世纪90年代落成后,这个城市的人们实现了“不出家门看世界”的目标。


公园集中建造了55个国家的近108处名胜的微缩版。景观格局上,按照五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划分景区,大洲之间以人工水系串联。内部又按照地理区域分为东欧、西欧、北欧、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西亚、东亚、南亚等17个区块。


但是,过去一直没有一张精美的地图,来解读这个公园。大地理馆,将“世界公园”里的微缩景观与它们的原产地全部进行了标注,于是就有了这张史上最详细的世界公园景观地图。但凡你脑海中能想到的世界级名胜,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北京不但是“中国园林博物馆”,更堪称“世界名胜博物院”。别忘了,在朝阳区这片充满国际范儿的土地上,还屹立着与我国建交的所有国家的大使馆。


在那里——第一使馆区、第二使馆区、第三使馆区,与周边街区融为一体。五彩缤纷的国旗,七嘴八舌的外语,肤色丰富的人群——哦,那简直就是另一个联合国总部。


不过,海淀区的人文地理扛把子“五道口”一定不服,因为人家的名头更响,那里可是宇宙中心呢。

洋器、洋房、洋街、洋景
建构了古都北京的另一面孔
是古都,是首都,是洋都
古都,遇见历史
首都,纵览中国
洋都,遇见世界
借用梁启超先生
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三段史论
我们也可将北京划为
诸侯之北京(先秦至唐)
中国之北京(唐代至清)
世界之北京(清末至今)
所谓“洋北京”
正是“世界之北京”的写照
—END—

参考文献:

1、王世仁 等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北京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12月

2、李丕宇,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洋风建筑”,民俗研究,2013年第4期

  
  版权声明:
  “大地理馆”原创文章,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文、图未经允许不得私自采用
  本文地图系“大地理馆”原创,可授权规范整体转载全文,未经允许不得用于他处
  
 
 
geo-museum
景观、博物、谈资
考据、思辨、建构
识别二维码随时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