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2|回复: 0

地理大师鲁迅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0

回帖

3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69
发表于 2019-1-31 18: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质学者,地球之进化史也」
(鲁迅《中国地质史略》序言)

   1.jpg
  题图:吴冠中,1997年油画《鲁迅的故乡》
  鲁 迅
  一位被文学耽误的地理学家
  撰文-公子羽  制图-苏见羽
  编辑-大地君  校对-萧萧萧  
  谁是鲁迅?这个问题似乎有一个标准答案: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从小学上语文课本开始,我们就与他结缘。学生们更是长期口口相传这样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文学并非鲁迅一开始的梦想,老师们一般会讲,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树立起了「弃医从文」的志向。
  鲁迅不止一面。关于先生的多识、多才、多艺,很多人已经撰文提到,尤其是在美术和设计方面的才华。
  
|鲁迅为小说集《呐喊》设计的封面|

  
|一张无需多说的图片|

  鲁迅渊博的知识体系中,地理也没有缺席。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位被文学耽误了的地理学家。这么说,并非刻意恭维和拔高,而是名副其实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鲁迅先生身上的地理传奇。
  1
  鲁迅的百草园:少年的乡土地理
  我们初识鲁迅,几乎是从他笔下的百草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许并非我们最早接触的鲁迅的作品,但很可能是印象最深的一篇。相比其他烧脑的杂文,这篇回忆童年妙趣生活的笔记式散文,显得通俗易懂。
  
|水彩画:鲁迅的百草园|
图源:七年级语文教科书

  所谓百草园,是鲁迅对少年求学私塾「三味书屋」后的一片后花园的称呼。
  从11岁时遇到「百草园」到后来46岁时文章出炉,隔了35年:「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多年以后,先生对院中的动植物依旧如数家珍:
  文章开篇短短的300多字,提到了6种植物:皂荚树、桑、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7种动物:蝉、黄蜂、叫天子(云雀)、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这些只是随机描述,百草园带给少年鲁迅的博物学启蒙远非这些。博物学近年来大有复兴之势,有呼吁:博物学应当优先传播,因为它与「地方性知识」及百姓的「生活世界」关系更密切(语出清华大学吴国盛教授)。
  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百草园描写,具有浓厚的博物学意识。2017年,就有科普界人士将鲁迅视为「博物学家」(金涛《鲁迅的博物学情怀》)。
 
|油画《百草园》,1979年|
作者:潘世勋

  当博物知识与地域结合时,就又有了「地理学」的参与:百草园里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世界,是中亚热带宁绍平原上的一个浓缩标本。鲁迅脑海的中的地理知识,从百草园开始,慢慢延伸出越来越大的地理空间。
  
|清末的乡土地理教材|

  一篇短短的小文,是鲁迅的乡愁,也是属于他的「乡土地理」。(注:中学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
  2
  鲁迅的山海经:“国家地理”的启蒙
  少年鲁迅上的是私塾,那里教授的是农耕社会的四书五经教育。他反感之乎者也的道德文章,却对怪力乱神的《山海经》魂牵梦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图|

  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同一年(1926年),鲁迅还写了一篇叫《阿长与<山海经>》的文章: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阿长与<山海经>》素描插图|

  少年鲁迅央求女佣阿长给自己买的《山海经》,是一部地理记述与神话传说交织的奇书,反映了先秦及其以前中原及周边地理空间的认知。
  《山海经》就是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之一。严格来说,最偏重地理记述的,是它的《山经》。《山经》之外,山海经的《海经》《大荒经》《海内经》则充满了荒诞离奇的想象。
  《山海经》的文字和图像,为尚未离开过绍兴的鲁迅,打开了一个更大的空间——那是古人的地理世界,也是鲁迅脑海中的第一版「国家地理」。对于少年鲁迅而言,百草园是「乡土地理」,山海经是「国家地理」。
  在远房叔祖书斋里,鲁迅看到过但“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其中:
  「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清光绪时期郝懿行版《山海经》|

  他为此一直想要拥有一本自己的《山海经》,央求女佣阿长给自己去买,最后终于买了一本,结果「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后来不甘心又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是缩印的郝懿行21疏。」
  3
  科班地质人鲁迅:弃医前另一个救国梦
  百草园、山海经,是鲁迅接受传统耕读教育时期的地理启蒙。随着他进入更大的殿堂,新式教育为他打开了不一样的视野。
  在文学青年、医学青年之前,鲁迅最早的身份是「地质青年」——而且,他接受的是正儿八经的科班教育。这段经历,让鲁迅接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知识教育在内的多种领域:
  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N指的是,南京水洗学堂。K说的是路矿学堂。
  (出自《呐喊》自序)
  1898年鲁迅首次离开家乡,考入了南京水师学堂,一年后,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这些引入了西方教育方式的新式学堂,是清末洋务运动的成果。
  少年受传统儒家教育,青年接触新式教育——鲁迅那代知识分子的经历基本如此。
  
|连环画《鲁迅在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

  鲁迅费尽心思转入的学校既然叫「路矿学堂」,顾名思义,它是一所培养跟地质、矿物、道路工程有关的新式人才的学堂。显然,鲁迅当时接受的是刚刚起步的地学新式教育
  注:地理、地质等地球科学并没有严格分开,比如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张相文最早创办的学术团体叫「中国地学会」,直到新中国时期,随着学科体系健全,地质与地理学会才各自独立。当然,地理和地质,至今也难以分家。
  路矿学堂的学生,是中国首批正规系统学习地学的人,该学堂实际也就招生了一届(1898年10月至1902年1月,共24人)。三年时间里鲁迅学了《矿学》、《地质学》、《测算学》和《测图学》等课程,考试成绩优秀,毕业时获得金质奖章。鲁迅的毕业执照(毕业证)写道:
  学生周树人,现年廿一岁,身中面白无须,浙江省绍兴府会稽人,今考得一等第三名。
 
|鲁迅路矿学堂毕业执照|

  期间,鲁迅不仅学到了扎实的地学知识,还有深切的实践经历:
  到第三年我们下矿井去的时候,情况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有点漏水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鬼一般工作着。
  (出自鲁迅散文《朝花夕拾》)
  南京路矿学堂毕业后,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在那里,他先是在东京接触文学熏陶,中途一度去仙台学医——日本的见闻,很快让他「弃医从文」。
  4
  代表作一论一志:当鲁迅遇到李希霍芬
  不过,鲁迅并没有跟地学的说再见,反而有许多出色的建树。多年以后(1927年),他在广州的演讲中曾说:
  「我首先学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
  (《而已集》之《革命时代的文学》)
 

  包括鲁迅在内的一批晚清洋务人才,多数成了腐朽王朝的掘墓人。就像古代弄潮、当代从商一样,江浙人总是敢为天下先,包括鲁迅在内的浙江留日人士创办了宣传先进思想的刊物《浙江潮》。
  《浙江潮》几乎是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杂志,鲁迅最早的关于地质、地理的作品就发表于在这里。
  最具代表性的是「一论一志」,即《中国地质略论》《中国矿产志》。他1903年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以笔名「索子」发表,听起来是不是萌萌哒。《中国矿产志》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形成的著作,与路矿学堂同学顾琅合著完成。
  鲁迅的这两部作品,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人写的最早地质专业论文。(此说法最早出自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他曾评价鲁迅是「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是中国地质工作史中开天辟地的第一章」。)
  随着更多史料发现,鲁迅之前数月,有更早的地质文章——尽管如此,鲁迅对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所做的贡献,依然光芒闪耀。
 
|《中国地质略论》中的《中国煤田全图》|
作者:周树人

  按照现代地质学的标准,《中国地质略论》这篇论文,算不上深入的学术文章,但绝对堪称近代地质学的启蒙之作。这篇近万字的文章,凝练而全面,分为绪言、外人之地质调查者、地质之分布、地质上之发育、世界第一石炭(石炭,即煤炭)国五个部分,并介绍了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论述地球与宇宙的起源。
  《中国矿产志》则是晚清首部用当时先进的科学知识全面介绍、分析中国矿产资源状况的专著,展示了中国18个省份的矿产资源及地理分布,且附录、翻译了日本人调查的《中国矿产全图》,并罗列《中国各省矿产一览表》。此书,被晚清、民国初期的教育部门指定、推荐为「国民必读书」和「中学堂参考书」。
 
|《中国矿产志》,鲁迅与路矿学堂同学顾琅合著|

  据周建人先生回忆介绍,此书主要由鲁迅完成。本书的另一作者顾琅后来一直做地矿工作,著有《中国十大矿厂调查记》等
  从这两本代表作出发,让我们梳理下鲁迅先生对中国地理、地质学的贡献:
  鲁迅对「丝绸之路之父」李希霍芬的评述
  鲁迅认为自己「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并非戏言,而且他在煤矿方面具有先见性认知。
  近年来,因最早明确提出「丝绸之路」被中国学者频频提到的李希霍芬,鲁迅在《中国地质略论》中就已经有生动叙述。
  鲁迅当时将李希霍芬翻译为「利忒何芬」,这几乎是最早的中文对李希霍芬的翻译。作为地质、地理、探险等成就于一身的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曾在中国进行了长期的地质调查,发现了中国煤炭的丰富储藏。对此,鲁迅敏锐指出,近代外国人的地理探险、地质考察等是「变相侦探」,
  「盖自利氏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
  意思是,李希霍芬的考察报告一出,当时贫弱的中国丢掉青岛一带是早晚的事。鲁迅将国外地质成果介绍出来,目的还在于以此唤起国人对祖国的热爱,对列强行动的警惕。所以,在救亡时代背景下,这是一篇融入了爱国情怀的地质论文: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捡;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
  (出自《中国地质略论》序言
  鲁迅开创现代地学术语的使用先河
  发表于1903年《中国地质略论》中,鲁迅作为先驱,较早使用了地质、地层、地壳、猿人等今天地学领域常用、通用的中文词汇;几乎最早使用了石墨、石灰、花岗(文中称为花刚)、石炭(即煤炭)等岩石类术语;大量使用太古代、古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第四纪等中文地质年代名称。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明确提出了「地质学」一词,并为它下了一个简约的定义:
  「地质学者,地球之进化史也,凡岩石之成因,地壳之构造,皆所深究。」
  鲁迅拥有高超的地图制作水平
  地理与地图如影随形。电子制图技术产生之前,手绘地图是地理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中国矿产志》中有一张《中国矿产全图》,是是鲁迅手绘完成的。早在路矿学堂时期,鲁迅就专修过绘图学。当时的课本《地质浅说》(有译地学浅论、地质学纲要、普通地质学教科书、地质学纲要、地质学原理、地质学基础等多种名称)刻译本比较难的,鲁迅学习时自己手写了一部,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心得。
  当时的手抄笔记中,他就精确、工整地重绘了书中的地质构造图。
 
|鲁迅科普文章《人与历史》中的自绘插图|
1907年发表的《人与历史》科普了达尔文进化论

  在《中国地质略论》中,鲁迅提出:帝国主义鱼肉、瓜分中国资源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没有精确科学的地质地图(原文为「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 )。
  留日期间,鲁迅在地图书馆接触到日本农商省地质矿山调查局的秘本《中国矿产全图》,发现后赶紧借阅出来进行描摹、复制:
  「放大十二倍。付之写真钢版以供祖国。图中并附世界各国构造图二张,尤便于学者之参考」。
  今天,我们可以在影印版《中国矿产志》中看到这张出自鲁迅先生的地手绘地图。
  
|鲁迅绘制的《中国矿产全图》|

  1990年,一篇鲁迅未发表的5000字左右文章被发现,没有标题,文章以「地壳第二」开头,是他留日期间写的地质论稿。鲁迅在地矿领域,也许还隐藏着其他未知的秘密。
  鲁迅对地理学的精辟见解
  自然地理  分析中国地貌成因,如《中国地质略论》第四章提到了沙漠和黄土高原的形成:
  「甘肃及内蒙古地方,昔为内海,至是亦渐就干涸,砂漠成焉。然以暴风所经营.故土砂埃土,均随风飞动,运入黄河流域地方,积为黄土。」
  人地关系  《中国地质略论》第四章「中生代之中国」一节,指出地理环境对文明孕育的作用:
  「厥后南京与汉江之北,生分走北东之两断层,陷落而成中原,即为历代枭雄逐鹿地,以造成我中国旧史之骨子者也。」
  翻译成白话是,地质陷落形成的中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基础。
  经济地理  鲁迅在《中国地质略论》中简明论述了煤炭与国家经济命脉的关系:
  「石炭者,与国家经济消长有密接之关系,而足以决盛衰生死之大问题者也。盖以汽生力之世界,无不以石炭为原动力者,失之则能令机械悉死,铁舰不神。虽曰将以电生力矣,然石炭亦能分握一方霸权,操一国之生死,则吾所敢断言也。」
  5
  地学大家猛夸:鲁迅不改行能当地学泰斗
  当代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曾在《陈年旧事》中这样说:
  真正老资格学过矿物的,是鲁迅,还有后来的北京大学老校长马寅初。
  叶先生知道鲁迅的这段经历并不奇怪,他生活在南京,即鲁迅攻读地质学的地方,
  不过,将鲁迅视为优秀的「地质工作者」,并非只是外行人,而且还有地学界的科学家。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前身)黄汲清评价鲁迅
  鲁迅是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是中国地质工作史中开天辟地的第一章,是中国地质学史上的开拓性创举。
  地质学者殷维翰评价鲁迅
  如果鲁迅不改行,他一定能像他现在取得的文学成就一样成为地质界泰斗。
  地质学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庄寿强将鲁迅视为「中国地质第一人」,并提出鲁迅在地学领域的多个之最:
  1903年鲁迅发表了中国人所写的第一篇地质论文《中国地质略论》
  是我国近代地质学上最早的启蒙性文献
  1906年,鲁迅与顾琅合著我国第一部地质专著《中国矿产志》
  后又发表史上最早的中文版「中国矿产全图」
  1903年,鲁迅第一个从日文翻译并首次使用「侏罗纪」、「白垩纪」
  等地质年代中文名称
  鲁迅是第一个使用中文「地质」、并用中文解释「地质」一词的中国人
  1907年,鲁迅第一个用中文解释「化石」一词
  鲁迅是第一个使用中文「猿人」一词的中国人
  6
  热衷地理科普:译科幻小说、普诺奖成果
  专业的地质成果之外,鲁迅在有限的岁月里,拿出宝贵的时间用于地理科普事业。
  翻译科幻著作
  鲁迅留日期间已经有了文学理想,于是他将文学与科学进行了跨界,翻译了《北极探险记》、《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等科幻小说。从名字可以看出来,这些都是今天好莱坞大片的题材。
  比如「地底旅行」,类似于今天说的「地心历险记」;《北极探险记》内容已经散佚,但透露出非常有趣的信息——鲁迅翻译的中文版于1904年问世,在此之前的19世纪末,欧美人刚刚进行过第一次北极探险热潮;《月界旅行》是法国科幻作家家凡尔纳的名作,鲁迅是从日文译本翻译成汉语的。
  鲁迅颇有远见地指出科幻小说与科普工作的关系:
  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侵淫脑筋。不生厌倦。
  翻成白话就是:专业的科学文章,群众读不进去,昏昏欲睡,这是强人所难。不过,科幻小说是科普的捷径——它披着艺术外衣,包含科学知识,不烧脑,然后可以引发读者主动对科学知识的探索。
  创作科普文章
  广义上的地理科普文章,应该包括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文学作品中涉及地理知识的段落。
  除了这些,鲁迅还写过专门的科普文章。1903年,鲁迅在《月界旅行》的序言中发表了《说钼》一文,刊发于《浙江潮》刊物上。
  钼就是镭,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于1898年发现的著名元素。鲁迅这篇科普文章发表,距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只隔了半年多,鲁迅对科学新动态跟踪之快,反应之敏锐,令人叹为观止。
  在馆长看来,当时鲁迅的科普创作理念已经十分超前,它们与一般的介绍性科普不同,最大亮点有二。
  一:特别注重科普与科学史的关系,如他在科普镭的知识点时,并不局限于居里夫人的成果介绍,还指出其跟之前伦琴的X线发现一脉相承:
  「新葩欲吐,虽日古篱夫人(即居里夫人)之伟功,而经当脱冠以谢十九世纪末之X线发现者林达根氏(即今译的伦琴)。」
  二:鲁迅的科普语言注重趣味性,可以做到深入浅出。比如,他通过描述动态场景,用形象画面来介绍镭的放射性等化学特性:
  「钼之奇性,犹不止是。有拔耳敦者。曾于暗室中.解包出钼,忽闪闪然发青白色光,室中骤明,其纸裹亦受微光,良久不灭。是即副放射性.感写真干板之作用。」
  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不过,从入行时间上说,鲁迅堪称他们的前辈。
 
|北洋政府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教员|

  鲁迅1899年开始学习地质、矿物课程,1901年毕业。1902年开始翻译科普作品,1903年写作发表《中国地质略论》,1906年完成《中国矿物志》发表,期间还有多篇科普作品问世。1906年开始,鲁迅开始专攻文艺事业,直到去世。
  从科班学习到著作问世,鲁迅的地质生涯不过七八年时光,年轻的鲁迅凭「一志一论」足以名垂地学发展史——尽管当时他称不上科学家,但考虑到中国地质事业尚未起步,鲁迅的这些地学启蒙著述显得尤其宝贵。
  新旧过渡时代,从事地质工作的他,仿佛李白笔下的侠客: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在他身后,第一代地质学家登上历史舞台:
  鲁迅《中国矿物志》已走进国内地学课堂时,章鸿钊还在日本学习,191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地质系;丁文江1908年开始学地质,1911年动物学和地质学双科毕业;翁文灏1908年赴比利时攻读地质,1913年获理学博士;李四光1913年赴英学习矿学,后转学理科地质,1918年获硕士学位。
  后起的几位先生,真正完成了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而鲁迅先生的成就并非在科研领域,而是偏重地质地理著作的引进介绍,基础通识的传播科普。
  7
  鲁迅的文学作品:那深深的地理烙印
  从少年到成年,鲁迅其实经历了好几次转变。
  先是「弃旧学从新学」(从私塾到新式学堂),然后是「弃矿从医」(从东京到仙台),最后才是「弃医从文」(日本归国)。
 
  |1902年秋,留日浙江同乡会摄于东京|
四排左起第十四人为鲁迅,这是鲁迅存世的第一张照片
图源:黄乔木主编《鲁迅影集》

  不过,自然科学的背景依然影响着鲁迅创作,其作品中地理相关的篇章不胜枚举
  作品(集)标题中的地理风韵
  这样的栗子,实在太多、太香了:
  《浙江潮》(包括鲁迅在内的留日浙江同乡会创办,浙江潮即气象景观钱塘潮)
  《故乡》(鲁迅有散文诗集《故乡》,也有小说《故乡》)
  《阿长和<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地理著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个空间名词构成的标题,反映了鲁迅的「家乡地理」)
  《会稽郡故书杂集》(鲁迅辑录的古文献集,会稽郡,即绍兴古称,系家乡的「历史地理」)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南腔北调」一词充满地理风情)
  《两地书》(鲁迅与许广平通信集,主要以「厦门—广州」「北平—上海」间通信为主)
  《南人与北人》(鲁迅杂文,对南方人和北方人发表的碎碎念)
  作品中地理景观和相关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动植物地理知识(见开篇部分),以灵动的文字,反映了中亚热带宁绍平原的风情。
  《故乡》《社戏》《孔乙己》等作品中对乌篷船、茴香豆、蓝印花布、戏台等江南风物的描述,以及对小桥流水等自然、人文景观的描写。
  故乡绍兴之外,鲁迅作品中对他生活过的杭州、南京、北平、上海、厦门、广州等有不同程度的精彩描写。
  《南人与北人》中讲述「地理区域差异」。在这里,鲁迅很早就注意到吃瓜群众热衷讨论的南方与北方问题:
  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
  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
  作为南方人的鲁迅没有地域偏见,他认为南、北方人需互补:
  「缺点可以改正,优点可以相师。」
  《藤野先生》中通过地理空间变化讲述「物以稀为贵」: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这里还要补一句馆长喜欢的鲁迅热血名言,一句地理控才能听懂的话:
  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
  出自《且介亭杂文附集》
  诗画的江南,并非只是文人才子的温柔乡——那是刻板印象的外地人的想象。尚武、剽悍,是江南的本色面孔。面对外界地图炮,鲁迅也忍不住要说:我大浙江可不是吃素的,遇到事干就完了!
  8
  鲁迅人生地图:北上广南京杭州厦门西安
  鲁迅一生活动轨迹,覆盖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大都市,既有主要的古都,又有时尚文艺的新城。当然,他还是东京留学的海归。沿着先生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到一张这样的地图。
 
  |鲁迅生平活动地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鲁迅生于绍兴古城,逝于魔都上海,中间居留过的主要地方:
  南京(求学、工作)、东京(留学)、仙台(留学)、杭州(任教)、北京(工作)、西安(讲学)、厦门(任教)、香港(讲学)、广州(讲学、任教)。
  看下鲁迅在各地生活时间的分配:
 
|鲁迅生平主要居留城市时间对比|
(单位/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作为鲁迅的故乡,绍兴是他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从出生到外出求学约有18年,归国后工作任教2年,共约20年。除了后来短暂工作,他在南京居留约4年(路矿学堂);日本留学约7年;杭州工作、任教约1年;北京工作、居住15年;西安讲学约1个月;厦门工作4个月;广州工作9个月;香港讲学约2个月;上海工作、居住约10年
  鲁迅足迹几乎涵盖了中国最重要的城市——除了他个人努力,这些地方足以让他及时获取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文化资源和信息动向。
 
|1918年1月绍兴中学校旅京同学会合影|
三排左起第二人为鲁迅
图源:黄乔木主编《鲁迅影集》
 
|鲁迅日记记录的北京地名分布|
图源:周尚意等《鲁迅在京足迹折射的文人城市空间结构意象》

  9
  临走前叮嘱:乃们要通过电影学地理!
  从文后的鲁迅,心中并没有放下自己留日期间那段热衷自然科学的岁月。1934年,距离鲁迅先生去世只有两年。他给友人信中写道:
  我因为向学科学,所以喜欢科学小说,但年轻时自作聪明,不肯直译,回想起来真是悔之已晚。
  在这里,他对当年翻译《北极探险记》表达了遗憾之情,觉得当时自己「自作聪明」,采用了文言文,后悔没有直接翻译为白话。这时晚年鲁迅的身体病痛已急剧恶化。作为文坛巨人的他,竟还在挂念20年前的科普岁月:
  更让我惊讶的是,鲁迅当时已意识到当时的新媒体——电影对地理科普的意义:
  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1936年4月15日鲁迅给友人颜黎民的回信)
 
|1936年2月11日,鲁迅与内山完造(右)、山本实彦(中)于上海|

1936年4月15日给朋友的书信中,鲁迅还留下了一段值得玩味的话,至今听来仍让许多人汗颜:

  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6个月后,鲁迅溘然长逝。13周年后,为纪念鲁迅,一位毕业于山东大学的文学青年留下了那句诗: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就是大地理馆眼中的鲁迅
他是一位耀眼的文学大师
也是一位出色的地学大家

—END—
 
图中二维码 或点阅读原文
轻松获取矿物宝典
 
地理美物空间,扫小程序获取r
 
 
geo-museum
公共地理 传播专家
扫描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