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0|回复: 0

商业与科技的未来在哪里?这4位大咖全说明白了

[复制链接]

717

主题

0

回帖

234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43
发表于 2018-12-16 12: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11月5日出世以来,科创板还没有任何具体的消息,却被炒得沸沸扬扬。这个针对科技创新公司上市的板块,相比创业板更注重成长性以及科技创新能力。机构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云服务、大健康、大数据等市值 10 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创新行业的部分公司或许成为上交所科创板的标的。

  可以看到,政策和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助力越来越多,科技和商业的共生共存变得更加紧密。我们该怎么看科技和商业的结合,企业要如何实现创新?11月16-17日,浙大EMBA•科技浙大系列课程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阿里云副总裁李树翀、袋鼠云CEO拖雷,为企业家开放了一个产学研的交流平台,解密数字经济时代中,商业的走向与机遇。

  张泽:

  没有思想解放,就不会有科学的发展

  “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对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提供的一组数据,给在场的EMBA学生当头一棒。张院士表示,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科技依然是中国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科技创新意味着什么?科技创新改变世界命运,科技创新改变人类的生活,而科技落后,其所支撑的行业就落后,科技的发展影响商业经济、企业的发展,落后就只能忍气吞声、任人宰割”。

  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是国之利器”;“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课堂上,张泽院士旁征博引,并罗列了2015-2018年国家颁发的有关科技创新的文件近20条,足以看出当前科技创新所受到的重视。

  不过,张院士认为,科技要发展,除了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科技界、科研人员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

  以色列为什么能在战乱中创新立国?“因为他们的创新性全球有目共睹,创新意识成就了以色列犹太民族,知识、能力和创新是他们唯一的财富。”

  上世纪40年代,浙大西迁湄潭办学时,221位教师出了27位两院院士,2000多名学生中出了25位两院院士,而这些人在新中国的成立后,对社会各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张院士引用了中国原子弹之父、杰出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的话总结:“四十年代在湄潭的这一阶段,是我人生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一段,出的成果也最多。我想这与湄潭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自然环境,湄潭人民纯朴友爱的支持,以及浙大浓厚的学术空气和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浙大校训‘求是’精神的感召!现在想起这些,尚有心旷神怡之感!”

  课堂上,张院士从清末戊戌变法的失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以色列的创新立国、浙大西迁湄潭讲到到改革开放现代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巨大成就,等等实例无一不说明了要实现科技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科技强烈地依存于环境,没有环境,不仅孔雀东南飞,麻雀都东南飞。”然而,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都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受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政治影响,传统的知识分子多崇尚儒教,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抱负。“社会不重视科技,认为是雕虫小技,不屑于学习,不仅科学知识不能普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也不能蔚然成风。”

  张院士表示,与国外相比,我国国民的科技创新意识亟待提高,但“不解决文化问题,早晚是病”,“振兴科技,振兴经济,必须先解放思想”。他以欧洲为例,分别讲述了欧洲中世纪1000多年黑暗落后的历史和15世纪的文艺复兴后,解放思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影响,以及科技对西方文明的影响,阐述了“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科学的发展”这一论断。

  而在张院士看来,浙大求是精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依然值得宣扬和推崇,并应以此为行为准则。

  此外在课堂上,张院士从美国的《拜杜法》、以色列的国家创新体系、瑞典德国的国家创新转化体系到日本的官产学研,详细介绍了科技创新产业化政策进程。而国内目前科学技术到产业化发展,这中间还有还隔着一层玻璃,如何打破这层玻璃,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化之路?张院士建议,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要将工程需求与科研紧密联系起来。

  “发现难,发明难,成果转化难上难;创新苦,创业苦,求是文化苦中苦。”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张院士认为,“谁做得好谁成功,谁做得不好谁为难。”

  陈纯:

  实时性决定数据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结合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生产要素,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又推动了物联网迅速的发展,导致数据呈爆发式增长。大数据推动着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增长的强大驱动力量。

  “从时间角度来看,大数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的大数据,即批式大数据;另一类是实时大数据,即流式大数据。作个通俗的比喻,大数据等同于水库,那么存在水库里的水就是批式大数据,而随时流进水库的水就是流式大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纯说,“大数据实时智能处理技术是数据驱动和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引擎。”


  流式大数据处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场景:各种支付的安全性、高铁地铁车辆的安全运维、智慧城市等等。通过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作出决策和处理,这些场景的处理对实时性的要求都非常。高陈纯和其团队所研发出的大数据实时智能处理平台——“流立方”,称“数据集群吞吐能力可高达百万笔每秒,平均延时1毫秒”,达到了惊人的处理速度。

  陈纯提到,金融领域是流式数据应用的重要场景。对金融机构来说,实时反欺诈、实时征信等新应用对大数据分析的时效性要求在秒级甚至毫秒级。“风控、征信、反洗钱、内审、保险欺诈、量化交易,都需要实时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的能力,流立方的优势是当数据流过平台,就能实时进行各种复杂的统计计算和关联分析等等,然后测算出这笔交易背后是否存在诈骗等风险,整个分析过程为0.006-0.013秒钟,比眨眼还快。”陈纯说。

  李树翀:

  离开了big data很难往前走

  阿里云副总裁李树翀系统地讲述了“信息技术如何驱动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

  他提出,如果把全球的创新体系分成三层,互联网和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都将成为基础设施,未来都将以服务的方式交付,这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网络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基础设施,成为随时都可获取的资源,我们的城市、社会、每一个企业才能在这样的大平台上构筑数字经济。


  “从行业创新来讲,我们看到大科学、大技术、大产业、大社会进入大交叉时代。”

  在李树翀眼中,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正在快速融合。之前我们通过各种接口和虚拟世界产进行交互,现在这样的接口越来越多。我们现在有很多手段可以感受物理世界,并在虚拟世界建立一个镜像,在数字空间开展各类创新和尝试。最上层就是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基于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模式创新,也包括像共享经济这样的新模式,以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方向-工业互联网。他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创新发展机会。

  “相比人工智能,我们更喜欢称为数据智能或者机器智能,目前看到的智能大多数都是基于数据的智能,行业的底层技术创新都需要融入云和大数据,你离开了big data,很难往前走。”

  李树翀总结了发展数字经济与智能产业的五个关键词,平台-数据-智能-融合-普惠。以大工程和大平台两种创新驱动模式引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技术、新模式产业化最快速的国家之一,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美国。下一个十年的全球信息科技与创新组合,中国将处在美国之后的第二阵营。

  说回到阿里云,五年时间内经历了从小Ai,到ET大脑、ET城市大脑、ET工业大脑、ET环境大脑、ET航空大脑、ET农业大脑,如今,阿里云在城市和政务大数据创新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如浙江的“最多跑一次”、上海地铁、杭州城市大脑等。李树翀提到,“最多跑一次”的解决之道叫1253数据共享体系:1个大数据中心,共享+交换2个平台,证照库、法人库、入口库、办事材料共享库、信用信息库5个库,标准、安全、运维3个体系,宗旨是通过数据融合和共享推动服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

  拖雷:

  数据智能重构企业的生态

  袋鼠云CEO拖雷认为,人工智能以大数据为基础,已经做到了很多以前想象不到的神奇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同类图书的销量,在图书还没有上线前就推测出图书的大致销量和销售曲线,对图书未来30天、60天、90天的销售情况进行预测;也可以通过图像分析技术智能检测产品的合格率,预测产品使用寿命。”


  “一切业务都要数据化,数据如果不变现,就是成本,之前阿里说自己在金山上啃馒头,就是拥有很多数据而无法应用,”拖雷说,“如果说DT时代让我们认识到了数据的价值,那么DI时代我们将会给数据赋予生命,真正把数据的价值挖掘出来。”

  只有挖掘出数据的价值,数据才会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如果数据产生了价值,整个社会的效率都将得到提升,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拖雷认为,数据智能要创造和提升商业价值,这是企业部署商业价值的最终目标。然而,如果不去打造数据智能生态,仍然用传统的思维去做商业,就很难在智能时代提升和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拖雷反复强调数据中台的概念,所有数据放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更大的价值。他举例了茅台云商数据中台的构建,通过整合不同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数据治理、数据加工、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的应用,最终形成了用户画像、精准营销、品牌卫士、舆情监测、反黄牛监控等应用的构建和落地,帮助做到了数据赋能业务、业务反哺数据的良性循环。

  浙大EMBA•商学+科技系列,以“商学+科技创新”为理念,发挥科技浙大的强大优势而打造的高端学术研讨与科技体验平台,为企业家提供科技创新与商业变革新视角,在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创造互动场景与话题,启发新思、启迪未来、点亮科技与商业融合之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