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哈啰传融资,ofo遭追债,共享单车还是门好生意吗? | 砺石荐读

[复制链接]

717

主题

0

回帖

234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45
发表于 2018-12-16 2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砺石导言

  共享单车的故事讲到现在,摩拜已并入美团生态,ofo还在艰难求生,共享单车还是一桩好生意吗?

  王蒙  |  文

  张硕  |  编辑

  财经天下周刊(ID:cjtxzk) |  来源

  资本市场对共享单车的兴趣似乎并未消失。

  在ofo不断传出被收购、破产消息的同时,另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哈啰出行日前则传出正在接洽新投资方的消息。

  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日前报道,软银集团正与哈啰出行谈判,商讨投资事宜,目前谈判仍在继续中,尚未达成协议。哈啰出行对此表示不作回应。

  《财经天下》周刊从接近哈啰内部的人士获悉,哈啰此前确实与软银在就融资事宜进行接触,不过目前尚无新的进展。

  在摩拜和ofo陷入沉寂之时,原本处于共享单车第二梯队的哈啰出行反倒显示出了“黑马”之姿。仅在2018年,哈啰出行就先后在4月、6月、7月分别获得E轮、E+轮、F轮融资,拿到了近17亿美元和20亿元人民币资金。持续的资本加注,让哈啰出行能够实现快速扩张。据哈啰出行CEO杨磊在今年10月透露,哈啰出行日订单已达到2100万,在百座城市实现了盈利。

  哈啰出行甚至被ofo视为接盘的对象。今年10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哈啰出行正在洽购ofo,根据双方洽谈的方案,哈啰出行欲以1:5到1:2.5的折股比例并购ofo。针对此消息,哈啰出行回应称,ofo董事会的确曾邀请并提议双方合并一事,但是哈啰认为当前阶段应该做好自己的业务。

  共享单车的故事讲到现在,摩拜已并入美团生态,ofo还在艰难求生,为什么哈啰还能持续受到资本重注支持?共享单车还是一桩好生意吗?

  1

  哈啰后来居上

  哈啰出行CEO杨磊认为,共享单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易后难的生意。“第一天最好做,第一天有效运力是百分之百,同时它也是百分之百出现在我们想要的任何一个位置。但是要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有效运力是极其挑战的,非常之难。”

  杨磊从一开始就认定,“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技术投入在共享单车的事前和事中,事后应该花最少的精力。”

  在单车投放上,哈啰出行也走了一条先易后难的道路。创立之初因缺钱而避开一线城市竞争的哈啰出行,在竞争并不充分的二、三线城市收割了数千万用户。但同时也失去了进入一线城市的门票。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对共享单车投放的限制,哈啰出行要将单车摆上一线城市的街头难上加难。

  这并不意味着哈啰就此放弃一线城市。据哈啰方面介绍,为满足北京郊区周边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以及补充当地运力,哈啰单车目前已经在北京郊区试运营。

  在上海,哈啰则选择与地铁集团“牵手”。今年,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与哈啰出行展开了合作,设想利用“地铁+单车一体化智慧接驳”的模式解决地铁周边共享单车合理利用的问题。

  “将整个出行视为一个整体,在地铁完成购票后在目的地即给乘客预留一辆共享单车,采用这种方案可以实现地铁的骨干出行和周边的覆盖接驳有机结合。”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李开逐讲述了“超级ID账户”的概念,对标携程。通过地铁+单车的合作方式,并非简单的换乘,而是打包的一站化出行服务概念,类似携程可以帮用户将酒店+机票+门票打包搞定。

  对标携程打造超级账户可能是对未来的设想,目前哈啰更想做的是共享单车行业的“滴滴”。10月11日,哈啰出行宣布上线打车入口,正式推出了网约车业务。目前,首汽约车、高德地图和嘀嗒出行均接入了哈啰网约车平台。杨磊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哈啰希望能够构建一个两轮的出行生态,在这个领域里面,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满足1-2、1-3、1-5甚至1-10公里的交通出行。

  能在共享单车处于行业寒冬之际,完成从单车、助力车到网约车业务的扩展,在外界看来,大股东蚂蚁金服给了哈啰足够的底气。《财经天下》周刊梳理发现,哈啰出行在2018年完成的3笔融资中,蚂蚁金服次次跟投。目前蚂蚁金服通过上海云鑫持有36.7%股权,为哈啰出行第一大股东,永安行持有8.86%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2

  软银重金布局出行

  软银在出行领域的投资布局已久。世界范围内主流的网约车企业,几乎都拿到了它的投资。《华尔街日报》今年3月曾撰文称,软银在出行服务领域的投资金额已经达到200亿美元,Uber、滴滴、Grab和Ola等众多出行企业都获得了来自软银的投资。除了网约车,2017年11月,软银还与7-11合作在日本推出共享单车“HELLO CYCLING”。因为对共享单车行业的看好,软银还一度打算投资ofo。

  ofo内部人士此前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2016年9月,滴滴入股ofo后,不仅“给钱、给人、给资源”,还在2017年7月促成孙正义与戴威的会面,双方当时还拟好了投资意向书,约定11月左右签合同。

  直到2017年10月,戴威才发现软银的十几亿美元投资落空,有ofo内部人士透露,具体原因竟然是滴滴方面以ofo管理混乱、内部贪腐严重为由阻挠软银继续投资。此前财新网也有报道称软银放弃投资ofo的打算,选择观望,原因与ofo被曝出内部管理混乱、贪腐严重和运营失控有关。

  目前看来,软银放弃投资ofo似乎是明智之举。

  今年4月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后,ofo便频频传出被收购的消息。10月31日来自《界面》的报道称,目前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ofo破产重组的方案。尽管ofo方面称此报道为“无稽之谈”,但ofo的财务情况或许已经不容乐观。

  此前一位ofo内部员工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10月31日还有供应商在ofo总部所在地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门前写大字报,要求ofo还钱。

  资金紧张传闻背后伴随着ofo总部不断改变办公地点的消息。

  今年9月,ofo总部所在地理想国际大厦所租用的办公楼层由4层减少至2层,但ofo当时回应称,因理想国际大厦10层和11层的租约到期,部分办公人员移到了其他楼层,正常办公未受影响。11月4日,ofo又将其总部从北京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搬至互联网金融中心和丹棱SOHO。据《财经》报道,ofo在互联网金融中心的办公地点此前为ofo海外业务部门的办公室。

  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就在11月8日下午,有三名自称是ofo债主的人前往ofo丹棱SOHO所在的办公室,指明道姓要戴威还钱。在寻找戴威未果之时还与ofo员工发生口角。

  与ofo的近况相比,摩拜被美团收购之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据日媒报道,近日松下已经与摩拜达成合作,将引入摩拜的收费系统,在日本景区推出共享电动单车。未来还打算与摩拜成立合资公司,在日本大街小巷推共享电动单车业务。

  一边是后来居上,有阿里巴巴重注加持的哈啰出行;另一边是陷入被收购传闻,频频传出欠债风波的ofo。对共享单车有投资兴趣的软银似乎并不难做出选择。


  3

  共享单车还能挣到钱吗?

  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曾问过杨磊这样一个问题:共享单车还能赚钱吗?怎么赚钱?

  当时杨磊给符绩勋算了一笔账:哈啰目前整个运维成本,大概每台车是3毛多钱,折旧成本在6毛钱,车均日收入已经突破1块多了,这样来算,共享单车是完成可能做到赚钱的。

  “我们已经在100多个城市实现净利润了,所以能证明一些东西。”10月24日,杨磊在公开场合表示。提升单车的运行效率,杨磊认为,共享单车不单能赚钱,而且能具有规模性的盈利。

  不过,百城实现盈利,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就已经跑通。ofo此前也曾宣布已在百座城市实现了盈利。

  相比于摩拜和ofo,哈啰出行并未将单车业务的商业化变现提上日程,仍然在图谋用户增长和拓宽边界。

  比如,通过接入有强烈下沉需求的饿了么,将饿了么的超级会员与单车月卡结合,相互导流获取用户增长。比如,在城市出行领域,哈啰出行将单车视为底层流量,通过开放APP接口连接首汽、嘀嗒拼车、高德地图等,既能获取更多的用户,又为搭建大出行平台做下铺垫。

  哈啰出行投资人磐谷创投合伙人李志超表示,“出行这个生意模式,单车只是一步,今天做单车的公司不代表未来不会去做无人驾驶。”

  哈啰出行选择的这一条路线与摩拜单车此前对未来的构想何其相似。2017年6月,摩拜就注册了新的“摩拜出行服务有限公司”。9月摩拜即和首汽约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仅是单车,包括助力车、汽车在内的出行模式,摩拜都试图囊括其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获得独立发展的摩拜最终纳入美团生态体系之中,成为美团的流量入口,曾经的“远大设想”也几乎处于停滞。

  杨磊的愿景是希望哈啰出行从1到2公里,2到10公里,甚至与更多的城市公共交通融合。依靠技术提升运营效率的哈啰出行,能够沿着摩拜和ofo的旧地图找到新大陆吗?不妨再看看。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请添加微信18514460011

  

  推荐关注砺石商业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