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这一周,任正非、雷军、沈南鹏......都讲了什么? | 一周商业洞见

[复制链接]

717

主题

0

回帖

234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45
发表于 2018-12-16 22: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砺石导言

  《一周商业洞见》是砺石商业评论每周日早7点固定推出的商业栏目,汇聚最近一周国内外最优秀企业家与管理专家的商业思想洞见。

  砺石君 | 文

  付迎爽|  编辑

  01 | 任正非谈公关:允许正、负面新闻同时存在,保证负面评价有30%


  身份的证明,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保证主航道正面评价有60~70%、负面评价有30~40%,才是正确的。长江有主航道,也有些漩涡,漩涡旁边还有些木屑。江水在中间流得很快,边上流得很慢,还有回流。我们认为,这才代表真实。如果说我们很清晰地宣传“华为就是一个主航道”,招来的其实是对立。我们要允许边上流一些木屑、漩涡,所以宣传的声音不一定要整齐划一,我们现在的宣传就做得比较好。你们看,社会上的评价一会说我们好,一会说我们不好,但大多数都聚焦在主航道上,已经承认我们的价值观。比如,德意志银行副行长给孟晚舟讲,华为公司默默的奋斗,改变了世界一个文化;剑桥、哈佛等学校有几篇文章写到,华为改变了世界;西方很多经济学家已经清晰认识到,华为的价值观会对世界产生很大的改变……目前这是少量精英的认识,不代表普遍,但是我们“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应该会变成普遍认识的,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

  华为文化已经在世界有声音苗头,未来两三年,我们很快超过1000亿美金销售收入的时候,他们肯定的声音就会来了。当然负面的也会增多,当负面太少时,要自己抛一些负面的出去?公共关系永远不要把自己说得太好了,任何极端都不会永恒,最后都要回头,只有平庸才会长久。

  负面新闻、正面新闻,那到底对华为好不好?想不明白,其实就成功了。这一点你们要向心声社区学习,心声社区论坛上面争得一塌糊涂,员工开始辩论起来,最后达成一个结果,其实大多数观点还是偏正确的。这次“明日之星”选举,高级领导都很有压力,担心选出很多不好的标杆来,根据现在的评选结果来看,群众的评价体系也很有水平的。(来源:任正非在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工作汇报会的讲话)

  02 | 马化腾:科技赋能“新文创”,打造中国软实力


  第一,科技创新是“源泉”。腾讯从“泛娱乐”到“新文创”走过来的历程,可以看到,互联网科技赋予了文化产业巨大的动能,极大变革了传统文化产业。但是坦白讲,我们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比,资源、市场可能都不差,但在生产模式上还是有很大差距,导致发展效益也差很多。比如说,“大熊猫”、“花木兰”这些中国文化符号,反而都是被美国文娱巨头赋予了现代传播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腾讯今后会在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围绕AI、安全、音视频、量子计算等领域,继续深化对包括数字文化在内的重点产业的应用落地,同时,也会为国家科技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

  第二,正向价值是“灵魂”。在全球互联网竞赛中,中国是发展得不错的,出现了有拳头优势的大企业,这是一个历史的机遇。同时,企业成为互联网事业的主要承载力量,做成了一种具有某些社会职能的平台,它会在方方面面给社会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这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而是必须要讲文化价值、讲社会效益,实现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这也是腾讯的“生命线”。我们积极传播正能量,维护信息内容安全,加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保护,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都是在这方面进行努力。

  第三,传统文化是“根基”。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也是当今的数字文化大国,理应有更多的文化符号、更好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过去一段时间,腾讯已经与长城、故宫、敦煌、秦陵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IP达成了战略合作,同时在业内率先引入了英、法等国的文化IP,向塑造国际IP版图迈出一大步,建立了文创产业跨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支点。正是立足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打造出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可以更有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来源:马化腾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文明互鉴:网上文化交流分享”论坛上发表的演讲)

  03 | 雷军:谁把握住AI,谁就把握住未来


  提问: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提出了很多年,在全球产生了几波浪潮,你如何看待这次人工智能的浪潮?

  雷军:我曾经说过,人类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如果说以前还只是浪潮,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这么说?今天全球最顶尖的公司都把人工智能列为了公司核心战略。谷歌在两年前就宣布了AI First战略,亚马逊、苹果、脸书纷纷跟进,国内的BAT,也都把人工智能列为了最核心的战略,小米当然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里有1000多家的创业公司风起云涌,产生了非常多的实用性产品,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所以,我们实实在在处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机会和想象、作为空间甚至远超过以前我们提的大数据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提问: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被高估,2018年开始挤泡沫。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雷军:人工智能这一领域集中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公司,最顶尖的科技人才,具有很高的门槛,竞争也相当激烈,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淘汰一部分公司,产生出更优秀的公司。但是,脱颖而出的公司将会有非常好的前景,人工智能对于制造业、商业和消费者将产生巨大的改变,这种变化是我们现在难以预料的,谁把握住了人工智能,谁就把握住了未来。(来源:《新京报》对雷军的专访)

  04 | 沈南鹏:移动互联网上半场是互联网+,下半场是+互联网


  纵观中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半场是“互联网+”,我们看到各种互联网的产品,越来越渗透到生活当中的每一部分。而接下来,可能更多的是“+互联网”,各行各业包括传统产业正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有互联网的产品,传统的制造业、医疗、教育也需要有互联网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比如很多大中型医院都已经开始用互联网的工具更好地服务病人。几个月前我有机会去上海拜访了几家医院,他们以前用我们提供的捐赠来做临床新药开发。他们现在拿捐赠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医疗里面,而且不仅仅利用在某一个产品上面,某一个科目上面,还跨多个科目。从血糖的早期监测、到手术的辅助工具、到医学影像助理,多家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在跟这些医院进行深度的合作,其中不少是红杉投资的早期企业。一个医院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渗透了互联网血液,渗透了人工智能手段,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下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不仅是纯的互联网公司在开发新经济产品,所谓“传统”企业也有自己的互联网解决方案,有自己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来源:沈南鹏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论道——回顾与展望”圆桌对话上发表的讲话)

  05 | 熊晓鸽:下一波成长空间会在工业互联网


  提问:中国互联网过去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你怎么看未来的技术创新?

  熊晓鸽:商业模式类的项目在中国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而且我们有很多的数据可以用。在过去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商业模式创新,但是在今天,我们再谈商业模式创新就不行了,一定要谈硬科技,需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IP,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过去我们说的IP就是一个想法,一种商业模式。但今天的IP我认为应该是拥有一系列核心技术,也就是用硬科技解决一些大的痛点。

  提问:中国互联网技术创新在过去并不占优势,互联网创业者如何迎接来自全球的挑战?

  熊晓鸽:我们未来更看好工业互联网和硬科技,就是能够解决人们刚性需求的东西,这样才能走出国门,有纵横全球的商业前景。就像IDG资本曾经投了大量的消费互联网公司,赢在市场,赢在中国。但今后的创业者更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与格局,立足中国,赢在世界。(来源:《新京报》对熊晓鸽的专访)

  06 | 李开复:创新只是成功因素之一


  提问:你把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描绘成了一个“斗兽场”,初创企业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创新,而是因为他们最擅长复制,而且工作也最拼命。

  李开复:创新也包括在内,但它只是成功因素之一。其次就是复制。为了获得成功、为用户创造价值、赚取利润,创业者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以微信为例,它不曾拥有像iPhone一样让世界为之倾倒的时刻。但今天的微信仍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创新,而这并非因为腾讯的某个人在凭空设想后把微信创造了出来,然后令世人为之瞩目。腾讯所做的,只是不断地把用户需要的功能添加到产品中,不停地迭代、淘汰无人问津的功能,最后才有了这个最具创新性的社交产品。微信实在是太成功,就连Facebook如今也在学腾讯了。(来源:《IEEE  Spectrum》对李开复的专访)

  07 | 俞敏洪:创业成功四要素:热爱、专业、耐心、舍得


  第一我把它叫做热爱。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热爱。当然你为了挣钱,那也无可厚非。但在教育领域,我尤其觉得热爱这件事特别重要。我自己也思考过,为什么后来我坚守在教育领域,没有进入其他领域,比如说进入房地产领域,或者在我身边出现的其他机会。为什么不进入呢?就是我觉得虽然能挣钱,但是不符合我的心愿。我看到房子跟看到学生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我看到学生是兴奋,看到房子是冷淡,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面对教育我会自然而然产生兴奋感,产生热情。

  第二,有了热爱还不行,就像你爱一个人,你光爱她是不行的,你要知道怎么去爱。我们多少男生在大学的时候都追过女生,就是追不上,为什么?因为你只是爱这个女生,但是你并不知道怎么去爱,也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如果要一个人看得起你,爱上你,你身上必须有某种特殊之处吸引她。这个道理也可运用到管理上,作为一个领导人,你一天到晚去追赶人才,人才并不一定到你这儿来。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宏大气势的领导人,能够带领大家做大事业,人才自然就聚集到你这来了。

  第三要有耐心。现在很多人做教育,上来就想要资本融资。我每天能收到很多教育创业者给我发来的商业计划书。但大部分都不靠谱,或者说还处于幻想阶段。如果说这世上有一个行业,只有靠耐心才能做成的话,那就是教育行业。大家会说,现在资本横行的时代,如果不跟资本结合,我们的机会是不是就被人抢走了?这种想法说明了什么?说明你其实不是在做教育,是在做资本,或者说你希望通过资本来迅速推动你的成功。其实资本跟教育的成功是没有太多关系的。大家稍微想一下,在已经上市的中国教育公司中,有几家已经倒闭了?有几家是这几年完全没有发展?按说他们都已经对接了资本市场了,不管是香港的、美国的还是A股的,但最后成功了吗?

  第四是要舍得,什么叫舍得?因为教育不是一个能够迅速获利的行业,教育能不能获利?当然能,但教育不是一个马上就能赚钱的行业。你舍得什么?你舍得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一旦进入教育领域,你的核心要素就不再是挣钱。尽管挣钱很重要,没有挣钱的能力,表明你一点商业头脑都没有。你一点商业头脑都没有,进入一个已经商业化的领域,就是自己找死!(来源:俞敏洪在2018TOWER教育创新大会上发表的讲话)

  08 | 卫哲:要招跨国企业的流氓,民营企业中的绅士


  提问:我有一年参加达沃斯,一个叫全球杰出青年的组织,正好是马云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闭门分享。他说,我的一个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呢?他说,我是一个土鳖,我特别想国际化,我就到全球最优秀的企业里面。

  卫哲:包括到哈佛,到最优秀的企业去找人。

  提问:他说他把这些人忽悠来,想让他们帮助阿里巴巴变得更好、更强大,结果花了很多钱,遭了很多罪,犯了很多错。那问题来了,我感觉他描述的这个人就是您啊,百安居、国际化、人才。

  卫哲:还有刚刚说的通用电气的,GE的关明生,包括蔡崇信也是来自这么高大上的企业。今天蚂蚁金服董事长、CEO井贤栋来自百事可乐;逍遥子张勇,阿里集团的后任董事长,现任的CEO来自我们一起成长的普华永道,这些也都是很高大上的公司。

  提问:那我是不是能理解,你们是幸存者,还有很多很多都在阿里巴巴的发展中被淘汰了。

  卫哲:第一,我不是幸存者。第二,总结了一句话,还真记得没被报道过,这句话说出来叫话糙理不糙,后来我们总结出一个,我们要招跨国企业的流氓,民营企业中的绅士。(来源:艾诚对卫哲的专访)

  09 | 毛大庆:共生型组织对企业经营者带来的变化是什么?


  “共生信仰”“顾客主义”“技术穿透”“‘无我’领导”构成了共生型组织的四重境界。如何理解?结合“共生信仰”和“无我领导”谈几个名词和感受:

  第一是,“盟约”和“契约”。所谓契约是建立在法律关系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比如,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员工,与客户签订了合作协议的服务供应商,与投资方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的创业公司。“契约精神”提倡的是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一是一,二是二,亲兄弟明算账。“盟约”提倡的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大家的价值观、愿景、使命是不是一致,比如,在顾客面前是否可以为了顾客的利益舍弃掉“契约”的内容、败则拼死相救兄弟的精气神;

  第二是,成就他人。在《激活组织》及本书中,春花教授对于领导者的角色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领导是什么?是“布道者”“设计者”“伙伴”,是牵引陪伴的人,是赋能者,是能够成就他人的人。“无我”领导就是对共生型组织成员的价值成长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在的组织价值负责,这是其意义所在;

  第三是,理解顾客。乔布斯说“要从客户体验入手,再返回到技术层面。”忠诚的顾客已经不复存在,今年合作的企业顾客不一定明年还需要这项服务,今年购买你商品的年轻顾客不一定明年还会选用你的产品。当可选择性越来越多,当顾客的组织也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变化之时,如果不能与顾客始终站在一起,了解其真实需求,“理解顾客”就是组织的一纸空谈,慢慢走上万劫不复的边缘。(来源:《毛大庆:共生型组织对企业经营者带来的变化是什么?》)

  10 | 陈春花:领先企业的五种素质


  (1)用户至上。海尔就是一家在这个部分非常努力的公司,我今年回到海尔和张瑞敏首席做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海尔在过去的第二个十年中,做了非常巨大的转型。他们回归到顾客的需求上来,让顾客的需求完全可以定制化。它的生产线可以直接为你定制冰箱,并且告诉你什么时间定制完成,什么时间可以送到你家里。这是它第二个十年根本性的改变。第二个十年中发展速度更快的一家企业叫华为,华为在第二个十年中不断调整自己,从一家管道公司不断地转向成为一家个人应用公司,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度。

  (2)危机意识。这个跨度为什么可以让这家企业还保持很强劲的增长?我们就会看到这些领先企业的第二个要素——危机意识。华为是我特别熟悉的一家企业,我每次到这家企业时,总能感到非常大的震动,它们永远告诉自己要不断地成长,绝对没有成功。这是很独特的一家企业。

  (3)让失败变得有价值。他们也有低谷和失败的时候,但他们不会停在原地,而且他们会让失败变得更有价值,这就是TCL。它在2004年做全球化,在购并法国汤姆逊时,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使它在2005年出现了非常大的亏损。当巨大的亏损出现时,企业走到了一个很难的地步,所以我在2006年重新回到这家企业,和它一起从低谷恢复增长。

  我们共同做了很多努力,这里就包括我们怎么让失败变得更有价值,怎么让年轻的管理者真正恢复自己的追求,怎么调整国际化的市场。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这家企业反而恢复了增长和盈利,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销售规模过千亿的公司。

  (4)合作与学习。今天企业成长第四个要素是什么?就是它能不能真正地不断学习,不断合作,不断打开边界。我们在研究这五家企业时,这一点做得非常好的就是联想公司,它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让自己不断成长,以寻求增长。

  (5)自我驱动。最后一家是宝钢。钢铁企业在第二个十年中挑战更大,无论是价格,还是全球市场的竞争以及供需关系的改变,但宝钢用了另外一个方法叫全员创新,这使它在发展中依然保持了成长性。(来源:《陈春花:几十年来,那些优秀的企业为何能持续领先》)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请添加微信18514460011

  

  推荐关注砺石商业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