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朋友约我吃饭,是来和我道别的。
她已经从银行辞职, 要开始她的旅行计划了。
整个下午听她在那里讲,感触挺深。
一
她一直想当一个游记作家,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四海为家。
可毕业的时候,却听从的父母的安排,考进了银行。
在我们以为她放弃自己梦想的时候,她分期买了单反,贷款买了房车,但却安安静静地去上班。
现在说起原因,不得不说,小姑娘相当理性。
旅行需要钱啊,先把钱攒够了,父母这边慢慢笼络,自己也需要一个成长的空间。
当时在别人看来,银行工作稳定多金,可对她而言,承受不喜欢的工作也挺痛苦的。
这几年,她边规划自己的旅行路线,边说服父母接受她想要的生活。
这段时间银行的收益大不如前,上个月银行调薪少拿了很多钱。
很多同事在抱怨不够还房贷的时候,她早就还够完了车贷,上个月准备好了启动资金,果断辞职了。
后来我问了她,银行的工资只够她还车贷和日常开销了,怎么还能攒下钱呢。
下班努力赚呗,买下单反后,自己私下学习了很久。
就开始接一些私活,后来有临时需要拍摄的就叫她,每次三四千,现在还在涨。
那父母是怎么就同意了呢?
让父母看到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过想要的生活,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了。
大家可能感觉这是一个过上自己生活的简单故事,互哥却认为这是一个职场生存指南。
二
最近的周围人和我聊的,都是工作的压力。
融资不到位的,公司利润下滑的,业绩下降的,还有跳槽的。
抬头看宏观,经济下行,钱不好赚了;低头看自己,被骂还不敢辞职。
朋友说,她刚到银行的时候,有个同事就是柜员。
现在这个同事的孩子都上小学了,还是柜员。
他调到离家近的分行,接替他的人是97年的毕业生,两周就和他一样熟练工作了。
有的时候不是宏观经济的锅,而是你太容易被替代了。
新人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而有的人还在原来的样子。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边际效用递减。
简单说,在其他消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每消费一单位的物品,该物品带来的效用有递减的趋势。
工作也是一样的,压力带给你的痛苦在边际递减。
像温水煮青蛙一样,等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状态,想再逃出去,已经晚了。
时间越长这种尴尬会越发的明显,最终可能落得被辞职的下场。
三
曾经有一张被狂刷的图片,一个中年大妈告诫别人,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马上辞职。
但对于那些有车有房有娃的中年人,你可以往死了骂,他们不会离开,也不敢离开。
图片来自网络
扎心却也真实,不敢辞职,还担心被辞职。
这不是中年人和年轻人的区别,而是对自身估值的差别。
年轻人敢辞职,家庭压力小,试错成本低,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中年人,顶着压力不敢辞职,是因为知道:现在的能力已经不能换一个更满意的薪酬了。
公司付你薪酬,你就要付出等价的技能和精力。
我们一直在关注各类投资市场的投资机会,其实你最大的资产就是你自己。
投资还要讲究牛市,熊市,时间点,而投资自己是可以随时进行的。
学一些技能,像朋友那样,就能获得额外收益。
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在原有工作经验上做得更专业。
如果现在月入一万,提高技能,只是加薪1000元,就是10%的增幅。
真正的持续收益,没有风险。
这与年龄无关,每个人都要有职场的PlanB,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哪怕现在被辞职,都能随时去养老。
ps:这篇稿子发出去的时候,朋友应该已经在前行的路上了。
一点都不担心,她满身的技能,随便哪一项都够她吃好喝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