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0

8012年了,我们为什么还沉迷于“捏脸”游戏?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0

回帖

64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5
发表于 2018-12-27 01: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转载自:看理想

  公众号ID:ikanlixiang

  想必你的朋友圈,也被一个个 3D 版卡通人偶刷屏了。

  我们也由此认识了这个神奇的App:Zepeto,一个由韩国公司Snow Inc.研发出的虚拟形象社交软件。这款产品自今年10份月发行后,短短时间,就成为中国App Store社交产品下载量榜首。


  在Zepeto注册账户后,只要拍摄或上传一张自己的照片,软件就会根据你的五官比例创建出一位Q版的卡通人物。然后,你就可以开始自己的“捏脸”创作、选衣服、选发型、添加背景。

  一番操作之后,你就能获得一个卡通版的“自己”。


  (你猜是谁…)

  每一个现象级爆款的背后,暴露的其实都是我们的社会心理 ——  

  所以,当人们纷纷拿起手机,用Zepeto捏脸、换衣服、和朋友、和爱豆(idol)不断合影又不断分享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时,它意味着什么?

  01

  我们为什么迷恋「定制文化」?

  这已经不是「定制产品」第一次俘获消费者的心了。

  个性化定制(Personalization),指的是将产品变成与个体相关度极高的,强调独特性、区别于他人特征的做法。

  从定制头像类产品Zepeto、Bitmoji、脸萌,到「测测你的哲学气质」、「网易云音乐年度总结」这样分析类产品,再到现实生活中的“口红上刻字”,定制产品在这些年风风火火地走到我们眼前。

  不知道多少次,当我们一觉醒来,就看到朋友圈里人齐刷刷地晒着这些“成绩单”了,而我们自己也对此乐此不疲。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追求「定制感」了?

  德克萨斯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定制」的迷恋,主要基于两大原因:

  1.  信息过剩;

  2.  对事物的支配、掌控欲望。

  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这是一个比任何时候资讯都更加爆炸的时代,如果你曾有逛淘宝和订外卖的经历,你大概就会发现,丰富的讯息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无从下手”的迷茫。于是,我们渴望并欢迎“爆款”以及点评App的出现,感谢它们拯救我们于过量信息的泥沼中。

  可是,身而为人,终究我们最无法失去的是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掌控感,但资讯过剩正会使人感到强烈的无力感。

  这种「对事物的支配感」是人的本能,多项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相信「我能掌控命运」的人,比认为「外界掌控我」的“丧青年”相比,心理更加健康,生活上也更加接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而“定制”产品其中「量身定做」的理念,正是戳中了用户被资讯推着走的无力感——在一片茫茫的信息之中,若是有一个刻着你名字、画着你头像的产品出现,能重新给予人们对选择的操控感,以让人拥有「重获自主能力」的幻想。

  所以,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这样看似矛盾的现象:女孩买爆款口红,然后刻上自己的名字;全民下载爆红捏脸App,然后定制自己的专属头像——人们一边享受着信息时代中被筛选出的好产品,一边渴望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

  但另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单单制作虚拟人物还不够,我们还会想有发朋友圈、把它公之于众的冲动呢?

  除了对新奇、赶潮流的追求之外,被Zepeto刷屏的现象下还隐藏着网络社交时代人们的心理:

  如今的社交环境绝不单纯是「个人表达的空间」,相反地,它充满着方方面面的凝视。


  如果说小时候,我们对上台演讲充满恐惧,那么今天,“发朋友圈”成了新时代下的演讲 —— 它是一场表达后,需要接受无数人注目和评判的行为。

  既然身处人群中,就一定会有各式各样的审判。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朋友圈鄙视链”的现象,而这种鄙视链让身处社交圈的你我都充满焦虑。

  想发张自拍,但怕别人评判自己的长相、衣着、品味;

  想发表一段自己的情绪和看法,但怕别人说我矫情。

  终于想好发一段话,但在点击“发送” 之前总忍不住多检查几遍,充满着对潜在错误的焦虑。

  当发朋友圈作为公开展现自我的方式,一举一动都被人目睹和记录的时候,表达,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无论是Zepeto,还是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心理测试、人格分析,都成功成为了逃离社交焦虑的方法:

  因为,当你用这些软件替你表达时,你是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展现着「别人眼中的你」——  你不再是直接地表达自己,而是借着各个软件的手,让他人对你进行介绍、评价、分析。

  和发自拍相比,Zepeto实在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表达方式 ——  你捏出的卡通头像,即使比你可爱些,也很难遭人吐槽。同理,你发出的「年度歌单总结」能成为你表达情绪的小小出风口,而免去被说矫情的风险。

  想表达又害怕表达,Zepeto 的走红真真切切地反映着网络时代中人们的欲言又止和不安。

  02

  Zepeto悄悄满足了每个人内心的潜在欲望  

  有机灵的网友把Zepeto比喻为18年的QQ秀,但他们其实只是发型和裤衩相似而已,因为Zepeto和QQ秀的有着本质的差别:

  QQ秀的属性是装扮“另一个人”,你觉得好看的人,至于Ta跟你像不像则无所谓。而Zepeto有着清晰的要求:你装扮的是自己。一个长相、发型、穿衣风格都和你一致的卡通版名片。


  不过,你实在不能说Zepeto完完全全是“你”的复制,仔细研究过Zepeto的朋友会发现,那些真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完美”身材和容貌,都被悄悄隐藏起来了:

  软件里能捏的只能是脸,而无法选择卡通人物的身材。高矮胖瘦的选择均被忽略,用户们统一用着那个纤瘦的、比例均匀的身材。

  人物脸型的选择看不到「肥胖」,就连最“大脸”的选项用起来,也是婴儿肥的可爱,绝对说不上“胖”。


  可以调整五官,却没有痘痘、皱纹等选项。做出来的卡通人物,清一色地拥有完美皮肤。

  这样的设置下做出来的Q版人物,特点就变成:个个惹人怜爱,很难是“丑陋”的。

  虽然Zepeto凭借着强大而细致的捏脸功能,成功地让卡通形象跟真人接近神似,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那个照着个人照片刻画出的小人,并非是真实的自己,而是一个更完美版本的“自己”——年轻可爱、身材标准、没有赘肉、没有皱纹、没有瑕疵。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Zepeto深受用户欢迎的原因:量身定制的噱头下,Zepeto的设计者悄悄地帮你“开了挂”,不动神色地满足人们内心的小小虚荣和欲望。

  近几年来,随着各种修图和滤镜App的涌现,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度包装”的潜在危害。

  2018年一项关于社交网络和焦虑性的研究表明,14-24岁的青年们在用Instagram和Snapchat这类照片类app时,出现焦虑的概率会比用其他社交软件更高。

  原因是,人们若是频繁接触于滤镜和修图软件,当他们转而面对现实中的自己时,会感到一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感,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感。

  

  


  面对这种焦虑,美妆圈开始回归“裸妆”,口红产品不再力求鲜艳,而是用“your lips but better” (“你的嘴唇,但更好”)的宣传语。

  但是,无论再怎么诚实地面对自我,人们对「更好的自己」的追求总是无尽的。

  而Zepeto正是平衡了社会对“美”和“真实”的两种需求,巧妙地在如此虚假和真实中玩转。在尊重用户差异性的同时,设计者巧妙地隐藏了“丑陋选项”,不动声色地把素材库变成了“完美模式”,为用户创造出了一个美妙的乌托邦。

  在这个乌托邦中,人人自赏,沉溺在一种「真实的幻想」当中。

  03

  模拟现实还是逃避现实?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一场新型的社交革命,我们的相处方式早已今非昔比。

  2003年,美国出了一款虚拟游戏Second Life,用户可以在那你创造Ta的虚拟角色,设计出“第二人生”。

  2012年,交友软件Tinder诞生,“网恋”的概念逐渐被解构,在网络中产生情感结实变成一种常态。

  2016年,来自俄罗斯的Eugenia Kuyda创造了一款能和逝世的人对话的软件,只要输入Ta生前的语言习惯,这个软件就能通过算法,模拟出一个跟逝者性格、说话方式一样的人。

  层出不穷的社交产品不断打破人类的沟通方式,唯一不变的是,每个产品诞生的背后,都反映着人们形形色色的现状、需求和欲望。

  回顾一下社交产品的历史,你会发现其中的理念基本走向两大分支:

  一个是「网络模拟现实」,从写信到短信、从语音到视频通话,力求真实体验感的产品。

  另一个是「网络逃避现实」,无论是匿名交友的Soul、还是淘宝上的「虚拟女/男友」,这些产品刻意地抹去你的真实身份,强调人与人之间社交圈的不重合,让人无所畏惧地和他人倾诉。

  Zepeto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这两种分支的结合——在真实人物的基础上,给人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幻想。

  一个产品的研发总有目的,而用户如何使用则是生动的人类学样本。在用户们创意十足的玩法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年轻人欲望的种种投射——

  “云旅游”:把自己的Q版形象放在心神向往的巴黎铁塔、北海道雪景等风景融为一体。那些想去而没钱、没时间去的地方,动动手指就成真了。


  “云社交”:和好朋友/恋人在大街小巷自拍。现代人的社交方式从「见面」,到「见面玩手机」,这一回,似乎连见面都省去,彻底演化成「玩手机」了。对于普遍“社恐”和“懒癌”侵袭的年轻人来说,这种社交方式轻松又不费心力。


  “云追星”:捏出一个爱豆的脸,就能让自己和Ta 亲吻、牵手,平时网络中的”女友粉“瞬间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女友“。比起接送机、买周边、打榜等烧钱方式,捏脸同框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或代价,是真正零成本追星。


  粉丝和易烊千玺

  Zepeto的社交模式几乎可以称得上「科幻」。

  因为它“虚拟”得非常微妙——它的确是你,但是却是一个更好版本的你,过着你梦想中的生活。

  这种幻想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避风港,因为它简便而安全、舒适而高效。

  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避风港的存在,会不会让我们再也不愿走入风浪?  ——  能云旅游的话,我们会不会再也不愿花时间体验一场真实的旅游?云社交的出现,是让不能见面的我们更加亲密,还是让能见面的我们更加疏远?


  《黑镜》第四季第4集中,男女主人公凭借着相爱,最终一起逃出了那个精密计算下的配对系统。

  而在当今现实下,当我们沉浸于Zepeto带来的虚幻又美好的世界时,「个体在面对一种风平浪静的生活时,是否该用自由意志冲破它」,也许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半虚拟半真实的app中,Zepeto仿佛成为一面当代社会的镜子,在人们捧着手机捏脸、拍合照的一个个瞬间,投射出当代青年的焦虑、孤独、欲望和理想。

  与此同时,那些痴迷于Zepeto的用户们,在捏脸的过程中正不知不觉地塑造着一个理想化的自己,他们虚假却真实,渺小却充满希望。

  

  


  “看理想,用文学与艺术,关怀时代的心智生活与公共价值。”


  酷玩实验室经授权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希望你可以和照片一样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