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腊月到,年将近,说说宫里的年味儿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0

回帖

84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5
发表于 2019-1-5 0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今天起,
  就进入腊月了,
  春节已近在眼前。
  这个春节你打算怎么过呢?
  吃  吃  吃  ?
  玩  玩  玩  ?
  买  买  买  ?
  以前的人们,一年之中最盼望的就是过春节了。一进腊月,大家就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寻常百姓人家开始裁新衣、祭灶、置办年货。腊月三十,游子归乡,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大家围坐在桌前,吃着丰盛的大餐,欢声笑语,享受难得的热闹与温馨,等待着新年钟声的响起,期盼着那一盘象征富贵、团圆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孩子们拿着红包喜笑颜开,欢叫着去放鞭炮。这一夜注定充满欢声笑语,吉祥安康。大年初一一早,出门见面,邻里相互拜年,和谐融洽。
  
1.jpg

  清乾隆  乾隆雪景行乐图轴(局部)
  寻常百姓如此,深宫之中至高无上的皇帝呢?去宫里和皇帝一起过个年吧!看一看皇帝过年吃啥穿啥,有些什么我们以前不知道的娱乐活动。宫里过大年,该是个怎样热闹的场景呢?
  

  宫中的皇帝与寻常百姓一样,也要用穿衣、吃饭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表达“过年”的欢娱心情,但是,每一项活动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宫廷过年,奢华高调,异彩纷呈。
  在农历腊月三十日的尾巴,这“一年连双岁”的时刻,皇帝要郑重地穿上明黄色、通身以金线和彩线绣九条金龙和十二章纹样的吉服——龙袍,不仅色彩斑斓、喜庆热烈,更有寓意国家昌盛、“万世升平”及皇家子孙万代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另外,吉服龙袍之外还要套衮服,头戴吉服冠,胸前挂朝珠,腰系吉服带,脚蹬皂靴。穿戴齐整,自然而然透露出一股皇家的华贵与威严来。俗话说“过新年穿新衣”、“人靠衣装”,在这喜庆祥和的日子,一身吉服的皇帝算是给自己,也是给江山社稷未来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
  

  清  黄缎彩绣金龙袷袍上的“十二章纹”
  清宫新年的第一餐,和寻常百姓家庭一样,也要吃饺子,皇帝对此极为重视,不仅要吃饺子,还讲究饺子的馅心及吃饺子时的仪式。清代早期宫廷除夕夜讲究吃素馅饺子,除夕晚上辞旧迎新瞻拜礼仪之后,皇帝就要到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东小屋吃煮饺子。
  

  点击查看昭仁殿位置
  到了清代晚期,光绪皇帝吃饺子改在养心殿,饺子馅也由素馅变成各种肉馅。慈禧太后更是独出心裁,除夕夜邀各王府福晋、格格们到宫中一齐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一大早再坐在一起吃饺子,讲究个热闹。
  宫里过节自然少不了热热闹闹的家宴。除夕、元旦家宴是皇帝与后妃女眷、亲王、皇子等分别举行的团圆宴,要严格遵守礼仪程序进行,上多少道菜品、所用餐具的质地颜色规格、筵宴开始之后的奏乐和行礼、与宴人员座次排列等等,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得僭越。另外,菜品虽多,却也不能放开大快朵颐,这样有失体统。总之,虽为家宴,并不似寻常百姓之家的过年宴席上可以一饱口腹之欲,形式、礼仪更重于食欲。
  宫中除夕夜也有守岁的习俗,这时候皇帝就要来点儿“夜宵”了。各宫要摆吉祥盘、消夜果盒,精美的漆木盒子层层叠叠,里面俱是干鲜果品,摆出吉祥图案,既可观赏又可解馋。
  

  清乾隆  淡黄地粉彩轧道花卉纹攒盘
  

  百姓人家过年,放鞭炮、逛庙会、看节目,宫里的皇帝也有自己独特的娱乐活动。当然,有些活动是仪式性质的,为来年讨个吉利;有些则文雅、平淡一些,要的是吉庆祥和的氛围。
  除夕夜过,便是子时,新的一年开始,在这新月、新日、新时,皇帝会身穿冠服,到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前就坐,亲手点燃玉烛长调,把屠苏酒倒入金瓯永固杯,手握万年青笔,书写新年的第一笔——“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等吉祥语,这就是“明窗开笔”仪式。然后饮屠苏酒,以除瘟疫,强身健体。
  

  VR节目中的养心殿东暖阁
  

  清  金瓯永固杯
  

  清  万年青管毛笔
  正月初二至初十,择一吉日,皇帝要和能诗作赋的王公大臣举行饮茶作诗的活动。茶宴时,皇帝坐重华宫正殿,王公坐西配殿,大臣坐东配殿。
  

  点击查看重华宫位置
  宴前,皇帝当场出题,按规定作诗联句。茶宴上饮“三清茶”,食用清宫特制的满洲饽饽,一时间妙语连珠,文雅祥和。茶宴之后,皇帝会对诸臣进行颁赏。
  在那个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宫中的帝后们新年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消遣,就是看大戏,演出的剧目必然是热闹、吉祥的。皇帝的耳畔萦绕丝竹管乐、弋调昆腔,自是一乐。忙碌了一年,皇帝也要放纵一下,听一听“靡靡之音”,享受一番“平民的乐趣”。清代还真有几位皇帝能够自己唱戏解闷,比如乾隆皇帝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会在坤宁宫祭灶时唱上一曲《访贤》;道光皇帝曾为太后演出“斑衣戏彩”;同治皇帝与妃子同演过《打灶王》,还能演《黄鹤楼》;光绪皇帝则能亲自打鼓;当然,最爱看戏、懂戏的还是慈禧太后。在如此热衷看戏的皇帝们的影响下,戏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最终在徽班进京之后,京剧取代昆腔、弋腔,逐渐发展为国粹,算是皇帝带给老百姓最大的福音了吧。
  

  清  绿色缎串玻璃珠龙蝶花纹带杏红绒球夫子盔
  

  清  湖绿色缎盘金绣鹭鸶莲纹钉广片英雄衣
  

  过年贴春联、贴门神是一项重要的民俗,百姓如此,皇家亦然。大家都去过故宫,内中有多少宫殿、多少门扉,可见宫中所需春联数量得有多大。
  

  清  楷书福字轴(局部)
  宫中春联的撰写,主要是由善于书法的翰林们来完成的。这些有资格撰拟宫中春联的翰林,都是饱学之士、善书之人,有些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但因主题先行,加之有诸多忌讳,给宫中撰拟春联并不适合翰林们大施拳脚,展现全部的本事。
  
  

  宫中春联、门神由工部与内务府共同制作,耗资巨大,还要五年一大修。不同于民间,清宫春联都是用墨笔写在白绢上,再制作好边框,悬挂于宫殿朱红的柱子上。这样可以加强色彩对比,协调美观,使得春联能看得更清楚。宫中的春联数量众多,内容也异常丰富,大多是歌颂盛世升平与当朝皇帝的功德,或是取过年吉祥、国泰民安之意。
  

  清  武门神
  腊月里,宫里开始张贴门神春联,准备过年一应事物。大年三十守岁,皇帝和后宫嫔妃、皇子皇孙们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家宴,等着晚上那一碗代表“新旧之年交于子时”的饺子。大年初一,皇帝明窗开笔,书写下“福”字,王公大臣们集体给皇帝拜年。爆竹声中,戏台上开始上演寓意吉祥的承应戏……你会发现,皇帝也是人,过年也无外那一套。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平头百姓,都希望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其喜悦的心情、祈福的心愿都是一样的。
  

  更多关于“宫里过大年”的故事,
  尽在故宫博物院最新出版的《宫里过大年》
  绝对能让喜爱宫廷文化、传统文化的你看个够。
  我们已经备好了5本《宫里过大年》,
  留言说说你家乡过年的有趣习俗
  就有机会获得!
  

  编辑/ 张林  美编/ 鲁婉卓  审校/  苑洪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