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8|回复: 0

凑20万创业,两次患上焦虑症,他跑赢99%对手,干成全国第一

[复制链接]

114

主题

0

回帖

46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4
发表于 2019-8-12 20: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有邻》讲的是杨勇萍的故事。
  他是福州人,跟朋友凑了20万起步创业,第一个吃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螃蟹。如同每一个创业者,都要走过许许多多的弯路,遇到大大小小的坎,才能够学会成长。
  24年里,杨勇萍2次患上焦虑症。曾经冒着巨大的风险,赚着微薄的利润;也曾因判断失误,公司差点倒闭;还有过在飞机上因情绪失控,大喊大叫,被人当做神经病的时刻……
  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杨勇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所有的艰难一步一步都迈了过去。最终跑赢了99%的对手,成为行业第一。骨子里的那种坚韧,就像家乡的榕树,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能扎牢根基,破土而出、独木成林、傲首云天。
  24年里,杨勇萍体会最深的是“舍得”2字。他说:“大舍大得,小舍小得。每一次关键抉择,都是一次舍,舍掉安逸、舍掉利益、舍掉自大,才能成就更强的自我。”
  舍得二字,看似平凡,却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味。
  口 述:杨勇萍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正和岛岛邻
  采 访:孙允广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你要敢离职,我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我是福州人,父母都是普通职工,靠微薄的工资,艰难地供我上大学。
  我学习港口水工建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福建省交通厅航道处。当年,这绝对是一件令人甚为羡慕的好差事。
  我就在交通厅从科员干起,每天面对单调、枯燥的工作。科员干5年当上副科长,再干5年当上科长,再几年当上副处长……总觉得这是一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
  有的时候,我还有一些兼职的机会。因为我学港口水工建筑,当时恰好有一个码头工程设计的项目,我就找了交通规划设计院几位退休设计师,用业余时间做完,赚到4万元,我跟大家1人分了1万元。
  1991年的时候,赚1万块,那相当了不得,当时普通工人平均工资一个月不到300块。再加上交通厅的待遇还不错,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对我触动特别大。
  单位里有一位同事去世了,要写悼念词,我们就把之前另一个人的悼词拿出来,内容一模一样,就把名字和时间改了改。
  我忍受不了这样一成不变的日子了,仿佛看到了自己30年后的样子。1992年,正值邓小平南巡,下海经商的浪潮奔涌,我按捺不住了,也想去试试。
  这个打算跟家人一说,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他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这样的铁饭碗,多少人削着头皮都进不来,更何况航道处还是个金饭碗。他愤怒又失望地对我说:
  “哼…!你要敢离职,我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5人挤一小屋,一出门就摔跤

  不管父亲如何反对,我还是办了停薪留职。前三年,我基本就跟着鲜菇出口商打工。
  直到1995年,我决定自己创业,做鲜菇、芋头等农产品出口贸易。5个人凑了20万,给公司起名“高隆丰”,这可以算是雪榕公司的起源。为了方便跑业务,我们买了一辆摩托车, 一下子花掉了7万。
  小生意一度经营得还不错,在福州生活也很是安逸。这样过了一年,也就是1996年,我决定离开福州,去中国当时出口贸易的桥头堡---上海闯一闯。
  那时的上海,远没有今天这样波澜壮阔。我们几个人住在菜市场楼下,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每天三更半夜就听到各种吆喝声,那时候人不大讲卫生,地上大小便一大堆,而且处处都是被扔下的烂菜皮,一出门经常摔跤。
  一开始是向日本、东南亚出口鲜菇,后来开始组织上海周边的蔬菜等农产品出口。到了1999年,业务量越来越大,我们就琢磨着,开始在东北、福建、云南等地布局“候鸟式”的蔬菜种植基地。
 
2000年,上海高榕食品有限公司农安加工中心

  有了基地那几年,业务发展更快,尝到了不少甜头。2001年,每周可以对日本发货二三百个集装柜,一年做到了3000万美元的出口量,成为了全国老大。
  那时候,出口禽肉的老大叫“鸡头”,出口鱼类的叫“鱼头”,别人开始管我叫“菜头”。
 
赚着卖白菜的钱,冒着做毒品的风险

  然而,在最顺利的时候,中日农产品贸易战爆发了。
  日本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加大了中国对日出口蔬菜、禽肉、水产品等的检测。当时我们的种植基地都已经布局好了,产量已经上来了。但日本人说不要就不要了,蔬菜都要烂在地里了。我焦虑的很。
  当时我还担任了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蔬菜分会的会长,就喊上“鸡头”“鱼头”各种“头”,跟日本的厚生省(日本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谈判。
  我大学在南京念书,因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痕迹,骨子里就不喜欢日本人。但日本人还挺待见我,看我穿着黑衬衣、黑西服,觉得我像“山口组”。谈判时,我每次都直击要害,他们又很害怕我。
  但其实因为政策,谈判也无济于事。
  雪榕在长春有一个专供日本的蔬菜基地。有一次,一批蔬菜准备出口,结果初检的时候,日本人通知说,怀疑有农药残留,无法验收,需要复检。
  几千万的货值,可能要全军覆灭。
  那个时候,公司真的是命悬一线。如果检测不通过,我们就真的完蛋了!整个公司也会因此垮掉。
  我一晚上没睡,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机场,从上海飞往长春。飞机刚刚落地,就接到日本方面的通知,复检通过了。
  挂掉电话,我百感交集,眼泪瞬间就出来了,既是激动,也想宣泄,就在飞机上大喊大叫…正在下飞机的人回头望着我,就像看着一个神经病。
  中日农产品贸易战的那段时间,我压力真的非常大。后来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我患上了焦虑症。给我开了一年的药,我才逐渐缓了过来。
  这件事给我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这活真的不能干了。
  出口蔬菜就像被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本来就是赚点辛苦钱,这简直是赚着卖白菜的钱,冒着“贩毒品”的风险。
 
从“菜头”到“菇爷”:2个亿的业务,我不要了!

  2004年,我自我斗争了很久。
  蔬菜出口是必须要舍掉的,但我内心对农业有感情。思来想去,我最开始就是卖菇的,那就自己再干这个行业。
  当时,上海等地有一些台湾人开的菇厂,但生产模式比较落后。我不想走这个老路,要干就得领先,于是决定引进更先进的日韩金针菇工厂化种植模式。
  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台企逐步退出市场,雪榕因为产品质量好,从5吨、10吨,到20吨,产量开始供不应求。
  
用工业化的模式进行生产

  为保证“新鲜”,更贴近市场,我们就去长春、都江堰等地建厂,从上海再往外走,迈出了全国布局的第一步,但外地建厂无疑增加了一些管理难度。  
  2007年的时候,我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
  当时,公司有3块工业用地,400亩左右,从开发至今,已经赚了2个多亿,是雪榕甜头最大、利润最多的业务。
  我说要舍掉地产,集中所有资源和精力去做菌菇。公司所有的人都不同意,有的高管甚至拍桌子,和我起了争执。但我知道,产业的风口转瞬即逝。这样一个安全、生态的农鲜食材,将来一定是消费升级的方向,前景无限。既然看准了,就要心无旁骛、全力一搏。
  于是,我们把地产、物流、蔬菜出口等,该卖的都卖了、能转的都转了。公司步入了高速增长的通道,每年增长200%、300%,两三倍的翻番。这时候,别人开始叫我“菇爷”。
  顺风顺水的过程又持续了4、5年时间,直到2011年……
 
借给公司2个亿,第2次患焦虑症

  这一年,整个行业已经是百花齐放、百企争跑,十分热闹,很多资本快速涌入。
  我意识到,未来会有一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拼的是规模、是成本。要保持龙头老大的地位,就必须比旁人跑得更快。于是,雪榕开始谋求上市。
  2012年递交了材料,正好赶上国家收紧审批的政策,证监会那几年走马换帅,中间经历了2次IPO暂停。直到2016年,才开始发审。发审会现场就像考场一样,有7个委员现场提问,要想过会,至少要有5票通过。很多老板在这个过程中崩溃了。
  在我们前面发审的,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爷子,他出来的时候,依然紧张得不得了,现场没憋住,尿裤子了。
  等我们进去的时候,董秘的手不停地抖,我重重地拍了拍他,告诉他别抖。大家玩命干了这么多年,机会就在这一刻,真的有点像高考。
  最后,我们的发审通过了。雪榕成功上市,4年长跑结束。但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知道上市前后这么艰苦,可能就不会再搞IPO上市了。但当时没办法,不进则退,况且也没有退路,骨子里也不想后退。
  
上市长跑4年,我没有退路,骨子里也不想退

  因为上市晚了,到2017年的时候,雪榕又遭遇了一次去杠杆。国家收缩了信贷,雪榕的5个新工厂项目,都已经建了半拉子,资金跟不上了。
  又是一番艰难的自我抉择。最终我把自己的股票抵押出去,私人贷款2亿元,借给公司,让项目进行下去。利息,我也自己承担了。
  度过资金艰难期,新工厂陆续投产。雪榕现在,每天鲜菇产量1000多吨,去年销售额近20亿。99%的模仿者,都没有超越我们。但我每天还是感觉如履薄冰,担心有一天,会有更大的资本将我们打败。
  而去年,又赶上了股市动荡。担心破产,担心滑铁卢,内外交困,我又一次患上了焦虑症。
  从那之后,我更懂得了利益分享,开始推行合伙人机制。财散人聚,学会激发更多人的力量,才能让公司更有动力。
 
栽过最大的一次跟头

  创业24年,我走过很多弯路,吃过很多亏,最大的一次,公司差点死掉。
  2014年时候,我想着企业办到一定份上了,应该为社会做点事情,也同时扩大生产规模。于是,参与了贵州毕节的扶贫,投入2个香菇项目,希望为当地解决一些就业和脱贫问题。
  我们一下子就投入了2个多亿,结果,跟头摔大了。
  香菇种植需要通风的环境,而毕节大方县是在山窝里面,那里“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整日下雨,通风又很差。连正常种香菇都很难,更别说建工厂,搞规模化。
  折腾了2年后,实在没办法,就把种植香菇改为了海鲜菇,但也还是不行,就又亏损了2年。整整4年,雪榕遭遇了发展史上最大的挫败。
  直到今天,才慢慢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逐步走出泥潭,给3000人带来了稳定的就业。
  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从这件事中,学到了重要的一课:真正有价值的扶贫,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满腔热血的背后,要有冷静的头脑和思考,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受惠、受益。
 
“那一天我坐头等舱,任正非坐经济舱”

  这几年来,为了全国的业务,我也经常出差。
  有一次从深圳回上海,我竟跟任正非先生同一个航班。我坐头等舱,他坐经济舱。落地之后,70岁(左右)的任正非,也没有随行人员,自己一个人去排队坐出租车。
  当时我就觉得特别惭愧,按年龄算,任正非是我的父辈。他那么成功的人,却是如此低调谦虚。
  做企业24年,我见过了各种各样的人:一些人有了钱就对人颐指气使,有了钱就不知深浅……我有一段时间,也陷入了无所不能的错觉。
  后来我研读《易经》,64卦里面,“谦卦”是最上上卦。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满招损,谦受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任正非先生又很有危机意识,懂得未雨绸缪,他在华为的鼎盛时期写《华为的冬天》,远远超脱出一般企业家的境界。
  我佩服他,有太多需要向他学习的地方。
 
打拼24年,最体悟“舍得”2字

  做企业,听起来心潮澎湃,但其实就是一件件平凡小事的累积。
  我们每个月10号发工资,这是一个黄金铁律。这看似《劳动法》里的一个基本要求,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24年来,雪榕只会提前,一次也没有拖延。
  积小善,也能成大德。
  创业24年来,影响我最大的就是“舍得”两个字。舍掉安逸生活,舍掉赚钱的商业地产,再推行合伙人制度…有舍才能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我是福州人,福州最出名的就是榕树。榕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多么贫瘠的土地,乃至乱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盘根错节,傲首云天。
  
  我给雪榕定下的核心价值观是:“中正立,万变通”。创业永远都在路上,内心就是要有榕树这样不服输,敢于傲首云天的骨气。但为人处世要时刻保持谦虚、低调的心态,在不断地变化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做人、做企业都是一样,要像高大的榕树那样,坚毅挺拔,温润谦和,方能为人避风挡雨。
  
 

  正和岛是中国商界高端人脉深度社交平台,旨在链接有信用的企业家,让商业世界更值得信任。
  在正和岛你可以:
  1)结交规模更大的企业家高端人群,帮助你跨区域、跨行业合作
  2)找到自己的同类,抱团取暖,成为彼此终身陪伴的挚友
  3)和高手切磋,突破个人瓶颈,把学到的东西变成公司增长的新动能
  4)标杆企业参访+海外游学,开拓眼界
  5)对话政府官员、搭建新政商关系,精准对接产业与区域资源、帮助你减轻企业负担,解决久拖不决的难题
 
如何加入正和岛?
  >请扫描
  >二维码☟☟☟
  

  
  孙允广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文章已于修改            
  阅读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
  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即将打开一个新页面
  取消
  允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