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馈设计,就是在交互过程中,机器对人为操作的响应。产品需要拥有积极,及时的反馈响应以确保用户知道自己所处的状态,如果产品没有及时甚至没有给出相应的反馈提示,就会让用户觉得产品反应迟钝,影响用户体验。
概念就这么多,那么本次我打算谈一谈反馈设计中最复杂的页面加载来给大家介绍。有人说了,页面加载不就是”转菊花”么,未什么被我归为最复杂的?其实,许多设计师并不能完全了解最终的程序里,哪些操作会激活数据请求,哪些部分是框架,哪些是刷新的内容。所以经常只会做一个加载动画就发给开发了。然而,加载动画出现的时机,位置,包括动画的快慢,是否需要变化,这些都是需要结合数据拉取速度,刷新内容量来决定的。因为在一定的情况下,加载动画会影响用户的心情,是很重要的一个体验点。
举个例子
有一款旅游APP叫做去哪网,前些年我初次使用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他每次刷新列表都要等待3秒以上,可能是网络不好,也可能真的是数据量过于庞大。那么在优化程序架构之前,这种情况设计师就真的放手不管了么,他们给出这样的一种方式。
上图是加载动画,一个骆驼在走路
两秒钟后的情况
4秒钟后的情况
应该看出来,当加载时间超过几秒钟后,仍没有得到返回结果,那么设计师让骆驼跑了起来,并附上玩命加载中几个字。
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变化,顿时让我觉得这个网页不会死,就要刷新成功了。它为数据加载多争取了几秒种时间,而不会让用户过于焦躁,甚至有些人还会感到一丝惊喜。在我看来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设计师在这里都是用心了。
再举个例子
刚刚说了页面首次加载,下面这个例子叫做二次加载,或者在移动程序中我们也叫下拉刷新。大家都熟悉,在下拉刷新中,因为页面已经有了内容,所以加载动画一般都会被安置在标题栏的下方,列表的上方。那么例子来了
这是优酷中电影列表页面的下拉刷新,大家是不是觉得不舒服?太快了,对。快到我去怀疑刚才到底刷没刷成功,从文案上解释就是实现模型与心理模型冲突了,让人感到不安。那么实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此页面是有页面缓存的,刷新只是拉取了数据增量,所以在短时间内数据没有变化,或者是变化非常小,刷新速度是毫秒级别。那么怎么解决呢?
其实,苹果系统自带的下拉刷新控件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就是设定一个固定时间,哪怕刷新速度比这个固定时间快,也要让加载动画走完这段固定时间,页面才会推上去,一般为0.5秒到1.5秒。如果嫌这个太麻烦,至少像淘宝一样有个提示声音,只有这样,用户才会明白我的刷新操作确实成功了。
最后再写两句
页面加载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让加载动画直接覆盖按钮中的文字,加载需要大于10秒钟时应该使用进度条,程序框架占据大部分屏幕时不放置加载动画,以及加载动画和操作提示的融合。本文提到的两个例子只为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设计师能够在产品上线后,多已用户的角度去体会产品的方方面面,有时很小的一个创意能够带来很大的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