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0

月薪低于5000的不用点进来看

[复制链接]

180

主题

0

回帖

57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2
发表于 2018-12-22 16: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题是给你节约时间,今天文章月薪不到5000的看了也白看,和你没啥关系。

  就在刚才,个税改革中最受关注的6项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开始为期两周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以往惯例,所谓的公开征求意见就是走个流程,就算一些群众有意见也不会改变结果。

  该暂行办法我简摘一下:

  1、每个孩子教育,3岁至博士毕业这个过程都算,父母免应税额1000元。

  2、纳税人继续教育每月免应税额400元,纳税人职业专项教育每月免应税额300元。

  3、首套房贷利息,每月免应税额1000元。

  4、租房者支出,每月免应税额800-1200元(每座城市不等)。

  5、赡养60岁+老人,独生子女每月免应税额2000,有兄弟姐妹者平分这2000。

  6、大病者,个人承担部分超过1.5万元,低于6万元部分可免应税额。

  注意,是免应税额,不是免税。

  举个例子,你月收入2万,个税起征点是5000,那么在不考虑缴纳三险一金的情况下,应税额就是15000,如果你有首套房贷可以免1000,那你的应税额还有14000。

  实际减税大概就是几十块钱,相比起房贷月供的压力不算什么,但苍蝇腿也是肉,减了总比没减要好不是么。

  根据这套新规则,城市里面有孩,有首贷,有退休老人的独生子女夫妻,基本上月薪10000以下的差不多就免税了,10000以上的根据你的收入不同,可以减税400-1000不等。

  政策挺好的,就是手续上会有些麻烦,上面提及的任何一个免应税额的项目肯定都要提供各类申报材料,对公司的hr以及政府的行政审核都是成本,但若借鉴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来看,这样分门别类的报税从长远看更科学也更严谨。

  ……

  中国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高的,只有6%多一点,而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47%。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着实被惊到了,因为这通常意味着我们的6%还有巨大的增幅空间,一想起个人所得税未来若增加六七倍,简直是噩梦。

  但后来查了一下中美财政收入对比,发现中国财政收入里有32%都来自于增值税,而美国没有增值税这个税种,就知道又被专家和媒体带节奏了...

  财政结构看似复杂,其实简化一下本质,就是政府要维持这个国家的运营,必须从老百姓身上收一个比例的钱。这边税少一点,那边地卖的贵一点,你该交多少还是得交。

  我们2017年财政收入17.3万亿,财政支出20.3万亿,这一进一出财政赤字还有3万亿。如果不在本质上明显的缩减支出,减税空间不是很大。最多是名义税率下降,但另一边征税力度加强,最后互相做个抵消。

  前几年税法历经多次修改,课税执行力大幅增强,以前一些私企外企的朋友每个月都会收集各种发票,冲抵一部分收入的税费,如今这么做的人已经很少了,财会细则漏洞缝缝补补之后已是避无可避。

  所以我个人对税改这整件事的预期放的比较低,从来没奢望过老百姓的整体税负突然爆减,不现实的。我更关注的是老百姓中不同群体之间税负压力的转移,毕竟范冰冰也算群众,马云算群众,你我他也算群众,体制外的都算群众,每个群体承担的税负压力是不平均的。

  从这次的调整来说,国家也意识到了5000-50000月收入的中产阶级承担的税负压力偏重了,所以制定了这个定向的政策来减压,至于减掉的这部分不太可能向下摊派,只能是向收入更高的阶层去征。

  ……

  PS: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月均收入在8000~38500元的人占工薪人群的比例为8.4%,但却贡献了58%的工资个税。

  PS2:起征点调高至5000元后,中国纳个人所得税的人口约为6300万,所以有机会纳税的都是5%以内的精英中国人,咱们应该有优越感,哈。

  PS3:未来吃政府支出的上市公司应谨慎回避,尤其是ppp类企业。包含且不限于园林环保、农业、补贴行业上下游、军工等行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